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62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瓦韦
…卷;孢子囊群10-20余个,排列于叶背成2行。味淡弱,根茎味苦。以干燥、绿色、背有棕色孢子囊群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伤寒
杆菌、绿脓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所含成分蜕皮甾酮对动物有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的作用。 归经 肺;小肠经 性味 寒;苦 注意 凡中寒泄泻者忌用。 功能主治 清…
博落回
…、外伤、下腿溃疡、脉管炎,不全性肠梗阻、产褥热、各种中小手术后等患者共300余例,90%以上均有预防或控制感染作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博落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
伤寒
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弗氏痢疾杆菌、绿色链球菌等高度敏感;对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类大肠杆菌等中度敏感;对绿脓杆菌则不敏感。 ②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将鲜嫩号筒杆(博落回)茎叶切碎,加水熬成…
文蛤肉
…,按成无己云,文蛤之咸,走肾以胜水气。凡病水湿痰饮,胶结不化,致成中宫否隔,升降失调,滞于气而为咳逆,滞于血而为胸痹者,以此咸寒润下软坚之物,如气之逆而不下,痹而不通者,可迎刃而解矣。又如仲景书,论
伤寒
病在阳,当以汗解,反以冷水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出,弥更益烦,皮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以文蛤散主之。此药捣研成散,用沸汤调服数钱,能分利水湿之邪壅遏阳道,昔仲景用之,为因寒郁热,假此分利表间水气故…
五倍子
…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以及
伤寒
、副
伤寒
、痢疾、炭疽、白喉、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五倍子除鞣酸外尚含有其他抗菌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皮部,五倍子心的煎剂无抗菌作用。五倍子煎剂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PR8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酸有关。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伤寒
杆菌、肠炎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麻皮
…)作用(热板法)。 2.抗菌作用 欧产大麻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酸性,带有酚性或羧基基团的非结晶物质,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溶媒中。1∶1500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而对革兰氏阴性的大肠一
伤寒
菌属、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无效。全血、血浆。血清可部分灭活此成分而降低其抗菌效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此成分在1∶100浓度时,可立即杀死之;1∶10000浓度时则需8小时。临床上可用于口腔、耳鼻喉、皮…
白头翁
…《别录》:"(主)鼻衄。" ③陶弘景:"疗毒痢。" ④《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⑥《
伤寒
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 ⑦《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⑧《本草备要》:"治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明目,消疣。" ⑨《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 ⑩《现代实用中…
白梅
…用:擦牙;或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注意事项 不宜多食久食。相关论述 1、《食疗本草》: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2、《日华子》:治刀箭(伤),止血,研敷之。3、《宝庆本草折衷》:主
伤寒
,痰厥,头疼,折伤,下痢肠垢。今呕逆者,服之尤验。4、《纲目》: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同乌梅。5、《本草经疏》:去死肌、青黑痣、恶肉,消痰醒睡,止霍…
蜂蜜
…,同时还取它的缓和药性与补养作用。此外,本品还可以用解乌头毒。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蜂蜜 拼音注音 Fēnɡ Mì 别名 石蜜、石始(《本经》),食蜜(《
伤寒
论》),蜜(《金匮要略》),白蜜(《药性论》),白沙蜜(《本草衍义》),蜜糖(《本草蒙筌》),沙蜜、蜂糖(《纲目》)。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 …
化气兰
… 润肺止咳,清利湿热,杀虫。主治 用于咳嗽,小便淋浊,赤白带下,鼻衄,蛔虫病,头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相关论述 《别录》:“根茎治疗
伤寒
热出汗,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常年咳嗽:土百部6g。水煎服,白酒为引,每日1剂。2、治蛔虫症:土百部30g。研成细粉,加面做馍吃,3天吃完。3、治头虱:土百部…
荷梗
…20g金银花15g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湿。主治红细胞增多症,热毒蕴结血分,挟湿交阻,头晕口热,倦怠乏力,苔白中裂,脉弦细。 2、 方出《重订通俗
伤寒
论》。新加木贼煎:夏枯草15g木贼10g桑叶15g荷梗15g葱白10g香附15g功用和解偏重清泄。主治
伤寒
少阳证,热重寒轻。 3、 方出《医醇剩义》卷一。加味茵陈汤:木通10g泽泻15g茵陈30g荷梗15g薄荷15g青皮10g功用清热利湿,健脾退黄。脾…
1..
«
36
37
38
39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