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39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女贞子
…济急仙方》) ④治视神经炎:女贞子、草决明、青葙子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瘰疬,结核性潮热等:女贞子三钱,地骨皮二钱,青蒿一钱五分,夏枯草二钱五分.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现代
实用
中药》) ⑥治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脚无力,久为下消:女贞子四钱,生地六钱,龟板六钱,当归、茯苓、石斛、花粉、萆薢、牛膝,车前子各二钱,大淡菜三枚。水煎服。(《医醇胜义》女贞汤) ⑦补肾滋阴。取女贞…
紫苏叶
…用 药膳食疗: 生姜紫苏茶: 功效:疏散风寒、理气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伴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腹胀的肠胃型感冒。方中生姜能发汗解表、和胃止呕,紫苏解表、和中,二药和用,味少而精。简便
实用
。适用于轻型的风寒感冒也可用于胃脘受寒凉的脾胃虚寒证。 原材料:生姜3g,红茶3g,紫苏叶3g。 做法:将上述所有药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保温杯中,倒入适量沸水浸泡,焖约10分钟即可。 用法:频…
桃仁
…。"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
实用
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
五倍子
…烂。 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五倍子 拼音注音 Wǔ Bèi Zǐ 别名 文蛤、百虫仓(《开宝本草》),木附子(《现代
实用
中药》)。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其寄主植物分别参见"盐麸子"、"膏麸杨根"、"红麸杨"条。 角倍蚜的虫…
苦楝皮
…根:以苦酒摩涂疥;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 ④《滇南本草》:"根皮杀小儿寸白虫。" ⑤《医林纂要》:"杀疳、治疽。" ⑥《现代
实用
中药》:"根皮对绦虫、蛔虫、蛲虫都有效。" ⑦《湖南药物志》:"治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小儿蛔虫:…
马钱子
…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
实用
中药》) ⑥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
麻黄
…、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
实用
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0.5~2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太阳…
豨莶
…《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黄猪母(《医林纂要》),肥猪苗(《分类草药性》),母猪油(《现代
实用
中药》),亚婆针(《国药的药理学》),黄花草、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棉苍狼、粘强子(《江苏植药志》),粘不扎(《东北药植志》),棉黍棵(《山东中药》),绿莶草(《中药志》),大叶草(《中药材手…
枳壳
…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 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 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 ⑥《纲目》:"治里急后重。" ⑦《现代
实用
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大剂0.5~2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炒热熨。 复方 ①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
黄精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③《滇南本草》:"补虚添精。" ④《纲目》:"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⑤《本草从新》:"平补气血而润。" ⑥《现代
实用
中药》:"用于间歇热、痛风、骨膜炎、蛔虫、高血压。" ⑦《四川中药志》:"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 ⑧《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健脾,强筋壮…
1..
«
36
37
38
39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