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80 个相关结果.
  • 缬草

    …(《物理小识》),鹿子草、甘松(《植物学大辞典》),猫食菜(《新疆药材》),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拔地麻、抓地虎(《陕西中草药》),香草、蜘蛛香(《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 《科学的民间药草》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及根茎。9~10月间采挖,去掉茎叶及泥土,晒干。 此外,尚有东北缬草(东北),土名媳妇菜;毛节缬草(东北);黑水缬草(东北);西南缬草(四川、广西)亦…
  • 乳香

    …(《卫生易简方》) ⒁治齿虫痛不可忍:嚼熏陆香咽其汁。(《梅师集验方》) 各家论述 ①《纲目》:"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素问》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是矣。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尔。……杨清叟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 ②《本草经疏》:"风水毒肿,邪干心脾,恶气内侵,亦由二经虚而邪易犯。瘾疹痒毒,总因心脾为风湿热邪所干致之。脾主…
  • 亮菌

    …(原菌株采自发光柳树朽木) 功能主治 抗菌消炎。主治胆囊炎,肝炎。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亮菌 拼音注音 Liànɡ Jūn 出处 江苏《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 来源 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人工培养。民间也有采挖生有假蜜环菌苗丝体的腐朽树根或树桩供用。 生境分布 生于阔叶树的基部或桩上,子实体可食。分布河北、四…
  • 鹧鸪

    …ein),脂类(ilpid)。 归经 脾;胃;心经 性味 味甘;性温 注意 《食疗本草》:“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 功能主治 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主体虚乏中国科学院;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 用法用量 内服:炖熟,1-2只。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岭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温瘴久,欲死不可瘥者,合毛熬,酒渍服之;生捣…
  • 金鱼藻

    …嗽,大便秘结。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内伤吐血:(1)细草、仙桃草、见血清各等分。烘干打粉,每服9g,童便送服。(《重庆草药》)(2)金鱼藻、龙牙菜等量。为末,用童便下,每服9g.(江西药科学校《草药手册》)2、治慢性气管炎:金鱼藻从水中捞出以后,立即洗净,阴干或烘干。可制成散剂、水丸或蜜丸,每次服1.5-2g,每日2-3次。用量过大,有口干、腹泻等副作用,减量以后会自行缓解,不必治疗。…
  • 桐油

    …敷之。(《救急方》) ⑥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华佗危病方》) ⑦治被火灼伤:桐油、石灰。先将石灰搅水澄清,取清水,入桐油数滴,急以竹枝搅之,半时起白色胶质,敷患部,清快异常。(《中医科学》(4):63,1936) ⑧治指疔:用纱布浸桐油包患处;或将患指浸泡在桐油内。(《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外科炎症 以桐油和石膏粉调敷患处。如用药及时,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有促使其吸收消…
  • 鸡谷草

    …,急性胃肠炎,暑热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鸡谷草 拼音注音 Jī Gǔ Cǎo 别名 竹节草、紫穗茅香(《岭南科学杂志》),粘人草(《广州常见经济植物》),草子花(《广州植物志》),蜈蚣草,过路蜈蚣草、粘身草、鬼谷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竹节草…
  • 旋复花

    …旋复花丸) 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旋复花汤) ④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粳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 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赤茯苓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⑥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
  • 卜芥

    …中毒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保护率分别为85.7%、80%和30%;但对五步蛇毒和蝮蛇中毒小无保护作用。产难还发现,氯化钠(NaC1)对眼镜蛇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说明盐炒炮制品用于蛇伤的传统经验有一定科学性。 炮制 刮净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丝条。每斤加食盐1.2-1.5两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气干、折断面中间无白心时,去净盐屑即可。 鉴别 海芋:薄层层析:本品先以石油醚冷浸,随后以甲醇…
  • 南天竹子

    …苦涩微甘,平。" 注意 外感风寒咳嗽不宜。 功能主治 敛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①《王圣俞手集》:"明目乌须,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镇咳药,用于气喘症。" ③《福建民间草药》:"能止泄提神,强筋益气。" ④《药材学》:"敛肺。治久咳自汗,并治阴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烧存性研末。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