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701 个相关结果.
  • 加减八味丸

    …悉退。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诸症仍至,或以为伤寒。余曰:非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阳气亦虚矣。急以八味丸一剂服之稍缓,四剂诸症复退。大便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胆导之,诸症复作,急以十全大补汤数剂方应。3.《集验背疽方》:有一贵人病疽疾,未安而渴作,一日饮水数升,愚献此方,诸医失笑云:此药若能止渴,我辈当不复业医矣。诸医尽用木瓜、紫苏、乌梅、参、苓、百药煎等生津液、止渴之药,服多而渴愈甚。数日之…
  • 海螵蛸

    处方 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 功能主治 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确有效验。 用法用量 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 摘录 《单验方》
  • 七正散

    …自《医方考》卷六。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主治痘证小便秘涩。本方可应用于癃闭,证属心肝火盛者,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尿道综合征、阴道炎等可辨证应用本方。 处方 车前子 赤茯苓 山栀仁 生甘草梢 木通 萹蓄 龙胆草 功能主治 治小儿痘疮,小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方考》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七正散组成 车前子、赤茯苓、山栀仁…
  • 六味活血散

    处方 当归、川芎、赤芍药、生地黄、红花、苏木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痈疽疮痛初起,红肿不散。 临床应用 痘疮生痈毒一小儿赤肿作痛,内服外敷皆寒凉之药,用活命饮一服,痛顿止而肿未消,此凉药血凝而然也,用六味活血散及隔蒜灸而痊。 用法用量 水煎,量服之。 摘录 《保婴撮要》卷十八
  • 枯桑膏

    处方 经霜桑叶10余斤(在树枯者更妙)。 制法 刷去叶上虫窠鸟粪,以清水洗过,置锅水煎,渐干渐加,至半日沥汁,去叶再熬半日,量加白蜜收膏。 功能主治 瘫痪。 临床应用 瘫痪:吾乡史扶九翁,瘫疾有年,不能举步,忽得老人授此方,服后日行数里。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 摘录 《济急丹方》卷上
  • 草乌头丸《太平圣惠方》

    …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主治牙疼。临床常应用于妇人产后出血不止。 组成 草乌头半两(炮裂),踯躅花二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黄蜡消汁为丸,如绿豆大。绵裹一丸,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主治 牙疼。运用 临床常应用于妇人产后出血不止。重要文献摘要 《医类方聚》:“草乌头丸:破积聚,治积结,冷聚,阳道弱,大便有血,妇人产后血出不止方。乌头(十…
  • 糠蜜南瓜子

    处方 新鲜南瓜子150~200克 冰糖50克或蜂蜜30克 制法 取新鲜南瓜子,剥取南瓜子仁100克左右,放入研钵内,加入冷开水少许,研烂如糊状,加入冰糖或蜂蜜,一同拌匀即可。 功能主治 杀虫。适用于小蛔虫病;也可用于小儿绦虫病。 用法用量 空腹服,每日分2次顿服。 摘录 《中药的药理与应用
  • 胡氏双金丸

    别名 双金丸 处方 金液丹、青州白丸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泄泻不止,胸膈痰喘,吐逆,欲生风证。 临床应用 小儿慢惊风:渠家小儿,自5月患脏腑,至7月不止,遂作慢惊候,以此药投1服,徐用白粥压下即愈,再6-7服遂安。 用法用量 双金丸(《普济方》卷三九五)。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五一引《简易方》
  • 益心定志汤

    …方与临床应用》 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 益心定志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家妙方与临床应用》。主治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 处方 当归身10克,紫丹参12克,白檀香5克,细砂仁3克,酸枣仁6克,炙远志6克,北五味5克,玉桔梗6克,煅牡蛎12克。 功能主治 和血通阳,补益心气,育养心神,宁神定志。主气阴两虚。(神经官能症)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
  • 蛇床子汤《外科正宗》

    …患,疙瘩作痒,搔之作疼者。症见呼吸喘促,喉中有痰鸣音,至夜间为甚,咳嗽痰白而稀,面白肢冷,舌质淡白,苔白,脉沉细无力。临床应用于治疗脓胞疮。 组成 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苦参各五钱(15g)。用法用量 水五碗,煎数滚,入盆内。先熏,待温浸洗。二次愈。主治 肾囊风,湿热为患,疙瘩作痒,搔之作疼者。方义 威灵仙、蛇床子、苦参、土大黄怯风清热燥湿。缩砂壳行气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