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3 秒,为您找到 398 个相关结果.
  • 加味逍遥散

    …干;妇人月经不调,发热咳嗽;或阴中作痛,或阴门肿胀;小儿口舌生疮,胸乳膨胀;外证遍身搔痒,或虚热生疮。 《内科摘要》卷下:加味逍遥散 别名 八味逍遥散(《医学入门》卷八)、丹栀逍遥散(《中医内科学》)。 处方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柴胡各3克 牡丹皮 山栀(炒)甘草(炙)各1.5克 功能主治 养血和营,清肝健脾。治肝脾血虚发热,或潮热晡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
  • 血府逐瘀汤

    …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
  • 芦荟丸

    …丸,加至30丸,米饮送下,日2-3次。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庄氏家传》 《眼科锦囊》卷四:芦荟丸 处方 黑丑1钱,芦荟1钱。 制法 上为末,以丁香油30滴,调匀为丸。 功能主治 眼目昏暗无所睹,及瞳子散大。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 《眼科锦囊》卷四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庄氏家传》:芦荟丸 处方 芦荟、宣连、胡黄连各等分(…
  • 羚羊角散

    …尖)5分,木香2分,甘草2分,钩藤钩5分,山栀5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风湿血燥,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四十五 《眼科全书》卷三:羚羊角散 别名 羚羊角饮、羚羊角饮子 处方 羚羊角5钱,防风5钱,人参5钱,知母5钱,白茯苓5钱,玄参5钱,桔梗5钱,细辛2钱,车前子2钱,黄芩2钱,枸杞子、熟地。 制…
  • 桔梗汤

    …)1两,玄参1两,芍药1两,防风(去杈)1两,黄芩(去黑心)1两,茺蔚子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眼睛突起。五脏毒风之突起睛高外障。 用法用量 退热桔梗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桔梗汤 别名 桔梗白术汤 处方 桔梗3升,白术2两,当归1两,地黄2两,甘草(炙)2两,败酱2…
  • 黄耆汤

    …合,黄耆1两,川芎1两。 制法 上细锉。 功能主治 安胎。主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用法用量 水2大盏,煎至1盏3分,温服。 摘录 《妇人良方》卷十二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茺蔚子2两,防风1两半,地骨皮1两,茯苓1两,川大黄1两,人参1两,黄芩1两,甘草5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风牵睑出外障。初患之时,…
  • 黄芩汤

    … 功能主治 眼风牵。痛如针刺,视物不能回顾。心脏伏毒热气壅在膈中而致外障,初患之时,微有头痛目眩,眼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时时如针刺,渐生障翳,遮满相牵。 用法用量 泻心汤(《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黄芩汤 处方 黄芩(去黑心)2两,麻黄(去根节)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石膏(碎)半两,芍药半…
  • 麦门冬汤

    … 上药除芒消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 血灌瞳人,昏涩疼痛。辘轳转关外障。 用法用量 泻肝散(《得效》卷十六)、麦门冬散(《银海精微》卷下)、玄参泻肝散(《准绳·类方》卷七)、麦冬汤(《眼科全书》卷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麦门冬汤 处方 生麦门冬(去心)1两半,栝楼根3两,茅根5两,竹茹5两,小麦3合,乌梅(去核)7枚。 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