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加味犀角地黄汤
…录 《医学探骊集》卷四 《
伤寒
全生集》卷三:加味犀角地黄汤 处方 犀角、牡丹皮、生地、大黄、赤芍。 功能主治 阳证将解,衄血不尽,或阳热已深,吐血不尽,留在上焦,为痰血结胸,手不可近,但漱水不欲咽,喜忘如狂,大便黑,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如血未下,加桃仁、红花、枳实。 摘录 《
伤寒
全生集》卷三 《
伤寒
六书》卷三:加味犀角地黄汤 处方 …
生芦根饮《备急千金要方》
…,名见《外台秘要》卷二
伤寒
后哕,干呕不下食 清热生津,和胃降逆 生芦根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具有清热生津,和胃降逆之功效。主治
伤寒
后哕,干呕不下食。症见呃逆不止,嗳气干呕,胃脘部嘈杂,大便干,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临床常用于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幽门梗阻、萎缩性胃炎等属胃热津伤者。 组成 生芦根(切)一升(30g),青竹茹一升(30g),粳…
麻桂各半汤
…《
伤寒
论》 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疏风散寒 麻桂各半汤,中医方剂名。出自《
伤寒
论》。具有疏风散寒之功效,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会约》卷四:麻桂各半汤 处方 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 功能主治 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 《会约》卷四 …
解肌汤
…卷一四二
伤寒
往来寒热,有时肢节烦疼者;久疟 解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四二。主治
伤寒
往来寒热,有时肢节烦疼者;久疟。 《外台秘要》卷三引许仁则方:解肌汤 处方 干葛9克 麻黄6克(去节)芍药4克黄芩4克 甘草2克(炙)大枣12克(擘)桂心2克 制法 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清热。治天行病二三日,头痛壮热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4…
加减圣效散
…》卷下
伤寒
时疫风湿,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外寒内热,肢节拘急,头项腰脊疼痛,发热恶寒,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饮食生冷伤胃泄泻 解表散寒,行气化湿 加减圣效散,中医方剂名。出自《痧书》卷下。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化湿之功效。主治
伤寒
时疫风湿,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外寒内热,肢节拘急,头项腰脊疼痛,发热恶寒,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饮食生冷伤胃泄泻。 别名 加减圣功散 处…
加减藿香正气散
…》 非时
伤寒
,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疬,山岚瘴疟,不服水土等症 散寒化湿,辟恶止呕 加减藿香正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便》。具有散寒化湿,辟恶止呕之功效。主治非时
伤寒
,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疬,山岚瘴疟,不服水土等症。临床常用于急性胃炎,急性痢疾,食物中毒,腹泻等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 《医便》卷二:加减藿香正气散 处方 藿香4.5克 白芷 川芎 紫苏叶 半夏 苍术各3克…
九味异功煎《景岳全书》
…仲景《
伤寒
论》,而痘疹之治自有源头。不然如《活幼心法》、《保赤全书》、《种痘新书》视诸书虽高一格,犹未免逐末而忘本也。景岳不熟仲景书,而臆言痘疹,所以治痘有柴归饮、疏邪饮、凉血养营煎、柴葛煎、搜毒煎;治痘有透邪煎之妄。即六物煎、六气煎、九味异功煎亦为习俗所囿,非善方也。能治
伤寒
,即能医痘疮,《侣山堂类辩》亦有是说,非余之创论。(《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十药神书注解》)2.柴中元辨:《
伤寒
沦》为…
加减追疟饮
处方 生首乌4钱,当归2钱,生白芍3钱,清炙草5分,青蒿脑钱半,生鳖甲5钱,银胡钱半,地骨皮6钱,醋炒青皮8分。 功能主治 肝阴虚疟。疟发间日,日暮时寒轻热重,发于申酉时者,每至寅卯时微汗而热退,身体枯瘦,头目晕眩,肢节酸痛,筋脉拘挛,腰痛溺涩,少腹胀满,舌紫而赤,甚或红如胭脂者。 用法用量 井水、河水合煎服。 摘录 《重订通俗
伤寒
论》
荆术散
…(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疏风顺气。主小儿一切热证,伤风
伤寒
,壮热咳嗽,鼻塞声重;伤风潮热,或变蒸发热;风热伤肺,鼻涕气粗;急慢惊风;自汗,盗汗;丹毒风热,眼暴赤热肿,口舌腮项热肿生疮,咽喉肿痛,重舌。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伤风
伤寒
,壮热咳嗽,鼻塞声重,生姜、葱白汤送下;伤风潮热,或变蒸发热,薄荷汤送下;风热伤肺,鼻涕气粗,紫苏汤送下;暴卒急惊风热,宜疏风散…
犀地清络饮
…订通俗
伤寒
论》 热陷包络神昏 轻清透络,通瘀泄热 犀地清络饮,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
伤寒
论》。具有轻清透络,通瘀泄热之功效。主治热陷包络神昏。 处方 犀角汁20毫升(冲)粉丹皮6克 青连翘4.5克(带心)淡竹沥60毫升(和匀)鲜生地24克 生赤芍4.5克 桃仁9粒(去皮)生姜汁2滴(同冲)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化痰通络,治沮热病,热陷包络,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 用…
1..
«
54
55
56
5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