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729 个相关结果.
  • 艾叶散《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炒)三分,白芍药三分,熟干地黄一两,干姜(炮裂,锉)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加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一日三四次。主治 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方义 艾叶辛苦温,温经止血;熟干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干姜温中散寒;白芍药养血调经;阿胶甘平,补血滋阴…
  • 利气泄火汤《傅青主女科》

    …燥而气得和,怒气息而火自平。运用 诊断要点:妊娠后胸满胁痛,口苦食少,性急多怒,屡孕屡堕,甚或应期而堕,舌红,苔黄或黄燥,脉弦数。加减化裁 若症兼难寐多梦、大便燥结者,加生地、山药养阴清热;若兼食滞腹胀者,加焦三仙、内金以消食导滞;如嗳气频频,胸脘不畅者,加旋复花、陈皮以平肝降逆;心烦者,加淡竹叶以清热除烦。重要文献摘要 1、《傅青主女科》:“治妊娠易怒动胎方。人参、…
  • 河车大造丸

    …遗精,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河车大造丸 处方 人参2两,黄耆(蜜炙)3两,白术3两(土炒),当归(酒蒸)1两5钱,枣仁(炒)1两5钱,远志(去心,炙)1两5钱,白芍(酒炒)1两5钱,山药1两5钱,茯…
  • 荆芥散《全生指迷方》

    …参、白术、全当归(切洗焙)、黄芪、白芍药、桂(去粗皮)各一两,柴胡(去苗)二两,甘草(炙)五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水煎服。功用 疏风解表,补脾益气。主治 荣卫虚弱,外为风邪所乘,翕翕发热,淅渐恶寒,无有时度,肢节如解,手足酸疼,头目昏眩,久不治成劳气者。方义 方中荆芥、桂枝、柴胡解表达邪;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健脾益气;以当归、芍药养血和营。如此则疏风解表而…
  • 凉荣汤《观聚方要补》

    …芍药、甘草、麦门冬、知母、黄柏各等分(6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营化瘀。主治 吐衄诸血。方义 方中生地滋阴凉血;扁柏叶、蒲黄凉血止血散瘀;当归尾、白芍药养血和营;麦冬养阴清热;知母、黄柏清热泻火;甘草泻火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共奏清热泻火,凉营止血之功效。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杂病广要》释义》:“凉荣汤,治吐衄诸血。生地黄、川归尾…
  • 柴胡清肝饮《症因脉治》卷一

    …,当归,青皮,钩藤,甘草。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泻肝火。主治 肝胆有火而头痛;少阳风热而齿痛。方义 本方中柴胡、青皮疏肝解郁,黄芩、丹皮、山栀清肝泻火,当归、芍药养血柔肝,钩藤清热平肝,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有清肝泻火,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之效。运用 本方以因恼怒而发的头痛、烦燥易惊、胁肋疼痛、睡眠不宁、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
  • 加味流气饮

    …、苍术。用法用量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主治 足发背。方义 本方所治足发背,因外感风寒,与湿相互搏结局部而成。方中用麻黄、白芷疏风散寒以解表邪;用肉桂、干姜温阳通脉,以散寒邪;用枳壳、厚朴、陈皮行气通滞;用半夏、茯苓、苍术燥湿散结;配以芍药养阴,川芎活血,诸药合用使风邪去,寒邪散,湿邪得化,局部气血凝滞得除,而诸症愈。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
  • 鸡子汤

    …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叶氏女科》卷一:鸡子汤 别名 鸡蛋汤 处方 鸡子3个,葱3茎,姜1两。 功能主治 妇女崩久不止。 用法用量 鸡蛋汤(《宁坤秘籍》卷上)。 摘录 《叶氏女科》卷一 《外台》卷一引《小品方》:鸡子汤 处方 麻黄1两(去节),甘草1分(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伤寒发汗后,2-3日不解,…
  • 荆芥四物汤

    …》卷二十六 《古今医鉴》卷十一:荆芥四物汤 处方 荆芥、条芩、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香附。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崩漏初起,不问虚实。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如不止,加防风、升麻、蒲黄(炒)、白术。 各家论述 《济阳纲目》: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生地、芍药养血凉血,故皆取效。 …
  • 扶土抑木煎《重订通俗伤寒论》

    … 扶土抑木。主治 挟泻伤寒。方义 本方主治证为脾虚肝郁,肝邪侮脾,肝脾不调,并热郁肠胃者。治以益气补中,散肝舒脾,清热止泻。方中白术健脾补中,以御木侮,并燥湿止泻;重用白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二者共为君药,肝脾并调。黄芩清热燥湿;葛根清热生津止渴,益胃升清,合而为臣。佐以陈皮理气调中,化湿和胃;防风兼为使药,既散肝舒脾,又祛湿邪,并为阳明引经之用。本方由痛泻要方合葛根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