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964 个相关结果.
  • 加味小柴胡汤《保婴撮要》

    …肝清热。主治 肝胆风热,发为疮疡,耳前后肿,或结核焮痛,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或潮热晡热,口苦耳聋,或胸胁作痛,或月经不调。1.《保婴撮要》:肝胆经部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或身热恶寒,颈项强直,胸胁作痛。2.《校注妇人良方》:肝胆风热,耳前后肿痛,或结核焮痛,或寒热晡热,或经候不调。3.《济阴纲目》:肝经下部肿胀,小便不利,或寒热往来,或晡热,或胸,协作痛。重要文献摘要 …
  • 加减柴胡汤

    …二 《普济方》卷一三四引《经验良方》:加减柴胡汤 处方 柴胡(去芦)8钱,半夏(姜制)2钱半,黄芩(去心)3钱,人参(去芦)3钱,甘草(炙)3钱,生熟地黄共半两。 功能主治 伤寒鼻衄。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2片,枣1枚,煎至7分,去滓温服。大人倍加,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三四引《经验良方》 《辨证录》卷五:加减柴胡汤 …
  • 胡芦巴散

    …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苏沈良方》卷七:胡芦巴散 处方 胡芦巴(微炒)1两,三棱(锉,醋浸1宿,炒干)1两,干姜1分(炮)。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气攻,头痛如破者。 临床应用 头痛:姻家有病疟,愈后头痛,号呼10余日,百方不效,用1服如失。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生姜汤或酒调下。 摘录 《苏沈良方》卷七 《鸡峰》卷十二:胡芦巴散…
  • 滋血汤

    …九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引胡氏方:滋血汤 处方 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麦门冬 牡丹皮 阿胶各60克 琥珀22克(别研)酸枣仁(炒)粉草 桂心各30克 半夏曲4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滋荣养血,治妇人诸虚,血海久冷。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引胡氏方 …
  • 撩膈散

    …十八枚,赤小豆二十枚,人参(去芦头)一分,甘草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酒送服,一日二次。主治 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亦治诸黄。重要文献摘要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说明体虚邪实,痰饮的治法很多。一般以内处理的豁痰法应用较多,今“饮实”恐难内消,故用“吐”处理。汗吐下三大法,吐法最为少用。本方用瓜丁取灶,瓜丁即瓜蒂为主要的催吐药,由…
  • 螺壳散

    …卷九十一:螺壳散 处方 螺壳1两(烂者),乱发半两(烧灰),龙胆末半两,胡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瘑疮痒痛,湿癣痒不可忍。 用法用量 方中龙胆末,《奇效良方》作“龙脑”。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一 《百一》卷十四:螺壳散 处方 大田螺5个(洗净仰顿,放在火上烧,以壳白、肉干为度)。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酒毒肠风…
  • 荆穗四物汤《金鉴》

    …寒又无汗。鼻塞流涕咽喉痒,头身疼痛咳稀痰。舌红苔白脉紧浮,经血净后诸证无。素体气虚卫不固,经行阴血冲任注。正气益虚易感邪,经行感冒反复出。治疗解表散寒剂,和血调经将病祛。医宗金鉴有良方,煎服荆穗四物汤。组成 当归6克,川芎3克,白芍6克,熟地黄6克,荆芥穗10克。用法用量 经前、经期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主治 血虚头晕。方义 …
  • 疥药神效散

    … 处方 槟榔1两,全蝎半两,蛇床子1两,倭硫黄1两半(一方有荆芥末3钱)。 功能主治 干湿脓窠,诸肿疥癣。 用法用量 《奇效良方》本方用法:上化开硫黄,入荆芥末三钱,滚数沸,候冷,加轻粉二钱,冷再为末,加山柰半两妙,上为细末。先将小油滚过,候冷调上药,擦疮上。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九引《德生堂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疥药神效散组成 槟榔一两…
  • 养荣承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去其结热;液枯肠燥,不润则适以速其亡阴。方中以四物汤去川芎,重加知母,清养血液以滋燥,即所谓增水行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结,则扬汤止沸,转身即干,故又以小承气去其结热。故此为治火盛灼血,液枯便闭之良方。运用 常用于阳明热,荣阴枯涸,大便燥结,病势尚缓者。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绍兴伤寒学派与《通俗伤寒论》今释》:“温病数下亡阴,里证仍在,并见热渴,热结液枯。火郁便闭,不下则无…
  • 活血润燥丸

    …兰室秘藏》卷下。具有活血疏风,润燥通便之功效。主治大便风秘,血秘,常常燥结。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活血润燥丸 处方 当归、防风,各三钱。大黄(湿纸裹煨)、羌活,各一两。桃仁(二两.汤泡去皮尖.别研如泥),麻子仁(二两半.别研如泥),皂角仁(去皮.烧存性.一两半.其性得湿则滑.湿滑则燥结自除.用之勿误)。 炮制 上除桃仁麻仁别碾外,余药研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