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0 秒,为您找到 8862 个相关结果.
  • 鲟鱼

    … Xún Yú 别名 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碧鱼(《纲目》)。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鲟科动物中华鲟的肉。 生境分布 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长扛、钱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 原形态 体长达2米以上,背部狭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翘,头部被…
  • 犀牛角

    …热,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血热吐衄。</p> <p>犀角,中药名。即犀牛角,唐代《药性本草》认为犀角具有&ldquo;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rdquo;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ldquo;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乱语&rdquo;等症。犀角之所以具有这些功效,全靠犀角本身所具有寒凉的特性。由于犀牛是国家保护动物,犀角已被禁止作为药物来使用,现在多用水牛角来代替。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
  • 鹧鸪

    …化痰之功效。主治体虚乏力,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 《中药大辞典》:鹧鸪 拼音注音 Zhè Gū 别名 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肉或全体。 生境分布 分布我国南部各省。 原形态 体长约30厘米。嘴短,雄者黑色;雌者上嘴角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
  • 牛口涎

    …霍乱,喉闭口噤,目睛伤损,目疣。 《中药大辞典》:牛口涎 拼音注音 Niú Kǒu Xián 别名 牛涎(《千金方》)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唾涎。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呕吐。 ①《本草拾遗》:"主反胃。" ②《纲目》:"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 复方 ①治噎膈反胃:㈠牛涎、好蜜各…
  • 骆驼脂

    …肤不仁,皮肤瘙痒,筋肉挛急,疮疡肿毒,痔漏。 《中药大辞典》:骆驼脂 拼音注音 Luò Tuo Zhī 别名 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 生境分布 野驼数量现在很少,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有分布。家驼在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都有饲养。 原形态 双峰驼,又名:橐驼(…
  • 接骨木叶

    …,脚气,烫火伤。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 拼音注音 Jiē Gǔ Mù Yè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4~10月均可采收。 性味 《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行瘀,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①《本草拾遗》:"主疟。小儿服三叶,大人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②《分类草药性》:"包伤痕。" ③…
  • 木槿叶

    …肠风,痈肿疮毒等病症。 《中药大辞典》:木槿叶 拼音注音 Mù Jǐn Yè 出处 《履巉岩本草》 来源 锦葵科植物本槿的叶片。 性味 ①《品汇精要》:"性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苦,寒。" 功能主治 ①《品汇精要》:"主肠风,痢后热渴。" ②《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用法…
  • 水竹叶

    …毒,利尿之功效。用于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咳血,热淋,热痢,痈疖疔肿,蛇虫咬伤。 《中药大辞典》:水竹叶 拼音注音 Shuǐ Zhú Yè 别名 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分布西南、中南及华东各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节上具…
  • 乌榄叶

    … 橄榄科植物乌榄的叶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榄"条。 性味 《陆川本草》:"性温,微涩。" 功能主治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癍毒。" ②《陆川本草》:"止血。治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榄叶 拼音注音 Wū Lǎn Yè 英文名 Leaf of Black…
  • 李核仁

    … 别名 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 出处 《吴普本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种子晒干。 生境分布 主产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地。 性状 干燥种子呈扁平长椭圆形,长6~10毫米,宽4~7毫米,厚约2毫米,不甚饱满。内种皮褐黄色,有明显纵向皱纹。子叶两片,白色,含油脂较多。气微弱,味不苦。似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