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 桑丹泻白汤

    …订通俗伤寒论》 肝火燥肺,咳则胁痛,不能转侧,甚则吐血,或痰中夹有血丝血珠者 清肝保肺,蠲痰调中 桑丹泻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清肝保肺,蠲痰调中之功效。主治肝火燥肺,咳则胁痛,不能转侧,甚则吐血,或痰中夹有血丝血珠者。 处方 霜桑叶9克 生桑皮12克 淡竹茹6克 清炙草1.8克 粉丹皮4.5克(醋炒)地骨皮15克 川贝母9克(去心)生粳米9克 金橘脯1枚(切碎)大蜜枣1…
  • 真武汤

    …化寒湿 《伤寒论》 阳虚水泛证 温阳利水 真武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阳虚水泛证。症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
  • 金泥膏

    …法 将水银研如泥,与诸药一处拌匀,用蜜半斤,酥4两,用银锅或石锅中,先入水2升,除出金泥,酥,蜜外,先入诸药,慢火熬至1升,新绵滤去滓,方再下酥,蜜、金泥搅匀,用柳枝不住手搅,熬成膏,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伤寒邪热乘心,兼发惊病。 用法用量 每服1豆大,薄荷汤化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便览》卷四:金泥膏 处方 阴地蚯蚓粪(少),朴硝(多)。 …
  • 麻子仁丸

    …润下 《伤寒论》 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泻下剂。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临床上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别名 麻仁丸(《类证活人书》卷十五)、脾约麻仁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 麻子仁500克 芍药2…
  • 芎苏散

    …芎苏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芎芷香苏散(《证治准绳·伤寒》卷二)。 处方 川芎6克 苏叶 枳壳(麸炒)桔梗 柴胡 半夏(汤泡七次)广陈皮 白茯苓(去皮)各3克 干葛4.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 《增补内经拾遗方…
  • 乌梅丸

    … 《伤寒论》:乌梅丸 处方 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制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 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
  • 柴苓饮《景岳全书》

    …退热利水。主治 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水不利,中寒泄泻。方义 本方具有疏表散邪、温阳利水除湿之功。方乃仲景《伤寒论》五苓散变化而成,用于外有表证发热、风湿发黄,内有水湿留滞、小便不利诸证的治疗。方中以柴胡疏散表邪:《伤寒论》五苓散诚以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加上甘淡渗湿之猪苓、茯苓,加强化决渎之气,畅利水道;白术苦温以健脾胜湿;佐以肉桂温中散…
  • 加味清凉饮

    …广陈皮2钱,黄柏3钱,木通3钱,茯苓3钱,甘草1钱,大海3个,山豆根3钱。 功能主治 伤寒咽痛,已得出大汗,脉静自安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探骊集》卷三 《保婴撮要》卷十二:加味清凉饮 处方 当归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3分,大黄(炒)3分,山栀(炒)3分,牛蒡子(炒,杵)4分。 功能主治 热毒积毒在内,患疮疡,大便不通,欲痛作渴者。 …
  • 加味凉膈煎

    …订通俗伤寒论》 温热挟痰火壅肺,痰多咳嗽,喉有水鸡声,鼻孔煽张,气出入多热,胸膈痞胀,腹满便秘,甚则喘胀闷乱,胸腹坚如铁石,胀闷欲死 下痰通便 加味凉膈煎,中医方剂名。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具有下痰通便之功效。主治温热挟痰火壅肺,痰多咳嗽,喉有水鸡声,鼻孔煽张,气出入多热,胸膈痞胀,腹满便秘,甚则喘胀闷乱,胸腹坚如铁石,胀闷欲死。 处方 风化消1钱,煨甘遂8分,葶苈子1钱半,苏薄荷1钱半,生…
  • 桃核承气汤

    …剂 《伤寒论》 下焦蓄血证 逐瘀泻热 桃核承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理血剂。具有逐瘀泻热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伤寒论》:桃核承气汤 别名 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