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0 秒,为您找到 964 个相关结果.
  • 麻仁丸

    …。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麻仁丸 处方 枳壳(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研)、山药、防风、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皮)、车前子,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研)、大黄(半蒸.伴生)、…
  • 解下除湿汤

    …积,薄荷引之达表而外解。此药适宜温水泡服,如将药煎好,用药汁冲薄荷,待温度和于饮用为佳,久煎则薄荷脑挥发使疗效降低。重要文献摘要 《中国历代名医验方析要》:“开气消痰汤,治胸胃及咽喉各部实质性病变良方。灭痕丹,治腰间肉痕,细审用方理论及选用药品,疗效肯定,但临证所见,以胸部为多数,宜根据病变所在此,斟酌内服方剂,外用介绍黑布膏,经多年观察,疗效良好。解下除湿汤,为湿热下注,部分淋巴腺发炎…
  • 十宝散

    …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 用法用量 治跌打瘀肿,骨折,用陈醋调敷;治损伤、金疮出血,用药末外掺;治跌打昏迷,用少许以陈醋冲服。 摘录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十宝散组成 冰片一分二厘(0.36g),麝香一分二厘(0.36g),辰砂一钱二分(3.6g),乳香(去油)一钱二分(3.6g),子红花四钱(12…
  • 荆芥散

    …疼,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妇人大全良方》卷五:荆芥散 处方 荆芥 雀脑芎各90克 当归 人参各15克 桂心 牡丹皮 羌活 防风 桔梗 大腹子 甘草 蒲黄 白茯苓 枳壳 厚朴 半夏 杏仁 款冬花各22克 附子(炮)干地黄 鳖甲 白芍药…
  • 香连治中汤

    … 方论选录《何秀山医话》:“香连治中汤。清肝健脾法,俞氏经验方香连治中汤(广木香、潞党参、米炒黑炮姜、炒广皮、小川连、生冬术、清炙草、小青皮)。《内经》谓肝与大肠通。凡大便飧泄,肠呜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即泄亦里急气坠,脉左弦右弱者,虽多由肝气下遣而致,然脾阳每因泄而衰,故以香、连调气厚肠为君,即臣以参、术、姜、甘温运脾阳,佐以广皮调气和中,使以青皮泄肝宽肠。此为清肝健脾、和中止泻之良方。…
  • 救苦丹

    良方》卷二:救苦丹 处方 紫苏叶4两,羌活4两,川芎2两,生草1两,黄芩(酒炒)2两,防风2两,白芷2两,生地2两,北细辛1两,南苍术(炒)2两,陈皮2两,葛根4两,香附(炒)3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感冒,头疼口渴,身热目胀,筋骨酸疼,一切风寒之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葱汤送下。或做弹子大亦可。 摘录 《集验良方
  • 黄芪煮散

    …姜、枣,却下药末,更煎至四分去率。空腹晚食前温服,二率并煎再服。功用 补气理血。主治 产后蓐劳,肌肤黄瘦,面无血色,或憎寒壮热,四肢酸疼,心烦头痛。重要文献摘要 《妇人良方》:“治产后蓐劳,肌肤黄瘦,面无颜色,或憎寒壮热,四肢疲疼,心烦头痛。黄芪煮散,黄芪、鳖甲(醋炙)各一两,桂心、当归(炒)、桑寄生、白茯苓、白芍药、人参、熟地黄、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半两,牛…
  • 犀地清络饮

    …络。故以干金犀角地黄汤,凉通络瘀为君;臣以带心连翘透包络以清心,桃仁行心经以活血;但络瘀者必有粘涎,故又佐姜、沥、菖蒲三汁,辛润以涤痰涎,而石菖蒲更有开心孔之功;妙在使茅根交春透发,善能凉血以清热;灯心质轻味淡,更能清心以降火。此为轻清透络,通瘀泄热之良方。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重订通俗伤寒论》:“犀地清络饮,治热陷包络,瘀塞心孔,身热心烦不卧,神昏谵语方;犀角汁四匙(冲),牡丹皮二钱…
  • 寒水石散

    …录 《普济方》卷二五五 《苏沈良方》卷十:寒水石散 处方 寒水石3两,滑石(水研如泔,扬去粗者,存细者,沥干更研无声乃止)3两,甘草粉1两(生)。 功能主治 行小肠,去心热。主小儿因惊心气不行,郁而生涎,逆为大疾,及心热不可安卧。 用法用量 量儿大小,皆与一服,热月,冷水下;寒月,温水下。加龙脑更良。 摘录 《苏沈良方》卷十 《圣惠》卷六十一:寒水石散…
  • 千捶膏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千捶膏 处方 松香(锅内溶化,倾入清水内片时,揉白取用)500克 蓖麻子180克(净)柏油60克 白蜡60克 大黄 银朱各60克 左顾牡蛎60克(用粗草包好入火内煨,存性) 功能主治 治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在平青石上,先将松香30~60克与蓖麻30~60克铺于石上,用铁锤打碎,干则加蓖麻,湿则加松香,余药亦渐渐掺入,捶至极细腻为度;摊贴患处。遇无名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