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054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红车轴草
…报告其水性提取物予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有某些抗肿瘤作用,能阻止肉瘤-45之生长,但对艾氏癌无效;此种提取物新鲜制备者无效,必须将其灭菌提取物在4℃下贮藏100天以上,方能发挥作用;故推测其有效成分可
能系
某种变性蛋白质,而非生物碱。此植物对牲畜可引起光致敏性皮炎,毛发结成球状,牛、羊等食之可引起流涎、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此与其中所含之紫苜蓿酚有关。 功能主治 《中国药植图鉴》:"镇痉,止咳,…
苏木
…名 苏枋(《南方草木状》),苏方(《肘后方》),苏方木(《唐本草》),窊木(《诸蕃志》),棕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赤木(《兽医国药及处方》),红柴(《四川中药志》)。 出处 《
医学
启源》 来源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全年可采。除去外皮及边材,取心材,晒干。 生境分布 分布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产于广西、云南、台湾、广东(海南岛)、四川等地…
铅
…,应考虑有铅中毒可能。慢性中毒症状极为多样化,特征也多,主要有:肠胃道的紊乱如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为腹泻)、由于小肠痉挛而发生"铅绞痛",齿龈及颊粘膜上由于硫化铅的沉着而形成的灰蓝色"沿线"等。神经
系统
受侵犯而发生头痛、头晕、疲乏、烦躁易怒、失眠,晚期可发展为"铅脑病",引起幻觉、谵妄、惊厥等;外周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出现"铅毒性瘫痪"。中毒早期,血液中出现大量含嗜碱性物质的幼稚红细胞,如点彩红细…
延胡索
…和斯氏紫堇碱;阿朴芬型生物碱:紫堇定、异紫堇定、去甲异紫堇定和海罂栗碱;以及原阿片碱型生物碱:原阿片碱、β-高白屈菜碱。尚含羟链霉素、豆甾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
系统
的作用 ㈠止痛: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粉剂的止痛效价约为阿片的1%。各种剂型中以醇制浸膏及醋制流浸膏作用最强,毒性则以醋制剂最强,临床上最好采用粉剂或醇制浸膏。以吗啡的镇痛效力为100,则延胡索总碱为4…
代赭石
…枢神经
系统
有镇静作用。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2、《
医学
衷中参西录》:“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又“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等症,常与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生白芍等滋阴潜阳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
医学
衷中参…
石膏
…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煅石膏。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中CaO为32.5%、SO2为46.6%、H2O为20.9%,此外常有粘土、砂粒、有机物、硫化物等杂质混入。据北京
医学
院分析,除硫酸钙外,尚夹杂微量的Fe++及Mg++。 煅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 炮制 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
柽柳
…大部分,有明显的年轮,皮部与木质部极易分离,中央有髓。气微弱,味淡,以色绿、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树脂、槲皮素。树皮含水分19.6%,鞣质5.21%。 药理作用 ①对呼吸
系统
的作用 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5克/公斤,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1克/公斤,无明显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 ②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柽柳煎剂…
白矾
…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风失音,疥癣。和桃人、葱汤浴,可出汗。" ⑤《本草衍义》:"火枯为粉,贴嵌甲,牙缝中血出如衄者,贴之亦愈。" ⑥《本草蒙筌》:"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 ⑦《
医学
入门》:"治耳卒肿出脓,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疮,牙齿肿痛出血,历久碎坏欲尽,急喉风痹,心肺烦热,风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蝎、恶犬、壁镜、驴涎,马汗毒伤。" ⑧《纲目》:"吐下痰涎饮磷,燥湿解毒…
铅丹
…" ③《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④《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⑤《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⑥《
医学
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熬膏。内服:入丸、散。 复方 ①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丹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锉),杏…
党参
…粉;再将刺包头根皮加水适量煎煮三次,将三次煎液浓缩成一定量(能浸湿党参、重楼细粉)的药液,加蜂蜜适量.再将重楼、党参细粉倒入捣匀作丸,每丸三钱重;亦可作成膏剂。日服三次,每次一丸,开水送服。(北京中
医学
院《新医疗法资料汇编》) 各家论述 ①《本经逢原》:"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②《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
1..
«
6
7
8
9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