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1635 个相关结果.
  • 中和丸

    …温中健脾。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困倦。 用法用量 每次以米汤嚼下1粒,不拘时。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中和丸组成 苍术、黄芩、半夏、香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汤送下。主治 湿痰气热。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六要·治法汇》:湿热郁而成痰,法当去湿热散壅郁,…
  • 举陷汤《医碥》

    …其中一味不行,必须三味或黄芪、升麻并用,或黄荑、柴胡并用方能收效,否则无升举怍用。”2.《实用中医藏象学》:“举陷汤为本为《医学衷中参录》中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之方。笔者常用此方治疗中气下陷之证,随证加减效颇佳,其方药组成颇合中气下陷之症。”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就治疗方法而论,宋教授曾对李东垣等所创立之方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古人多从调整脏腑功能论治,其组方立法除旨在补…
  • 加味麻黄汤

    …恶寒无汗,脉紧。 摘录 《类证治裁》卷二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味麻黄汤 处方 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葱头1个,杏仁2钱,川贝母2钱,皂刺3钱。 功能主治 伤寒咳嗽,有声无痰者。 用法用量 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 《医学探骊集》卷三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麻黄汤 处方 …
  • 鸡子白煎

    … 用法用量 上4汁相和搅调,微火上煎之3沸,分3次服。 摘录 《医心方》卷六引《删繁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鸡子白煎组成 鸡子七枚(扣开取白),生地黄汁、赤蜜各一升,麦门冬汁三合。用法用量 上四汁相和搅调,微火上煎之三沸,分三次服。主治 骨实苦烦热。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国医学大辞典》:“鸡子白煎,治骨实苦烦热,鸡子七枚(扣…
  • 炉甘石散

    …热,止痛,明目之功效。主治诸般眼疼痛。 《重订严氏济生方》:炉甘石散 别名 炉脑散(《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炉甘石250克(用黄连120克,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去黄连,取甘石研) 制法 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 治一切眼疾;下疳疮。 用法用量 治眼疾每用0.15克,汤泡放温,时时洗之;治下疳,为末干掺。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证治准绳》类…
  • 红绵散《奇效良方》

    …沸,入干胭脂少许,再煎一沸,候温服,不拘时候。功用 祛风,宣滞,散热,安神。主治 小儿四时感冒寒风,遍身发热,或变蒸诸惊,胎惊、丹毒等热,及急、慢惊风。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入门》:“额正中青纹,面色青红,手掌心有汗,时作惊惕,夜眠不安,手络脉微动发热者,惊热也,脱甲散、红绵散,或人参羌活散加姜蚕、蝉蜕、南星、全蝎、白附子、麻黄(便闭加大黄)煎,调朱砂安神丸或温惊丸。”…
  • 龙石散《洞天奥旨》

    …十二。主治湮尻疮。湿热之气湮烂成疮,生于新生之儿,或在颐下项边,或在两肢窝内,或在两腿丫中。 组成 伏龙肝不拘多少,滑石少许。用法用量 各为极细末,和匀。掺在疮上,外用草纸革之。主治 湮尻疮。湿热之气湮烂成疮,生于新生之儿,或在颐下项边,或在两肢窝内,或在两腿丫中。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傅山医学全集》:“龙石散:治湮尻疮。伏龙肝不拘多少,为细末,滑石少…
  • 救疹散毒汤《辨证录》

    … 组成 玄参、茯苓、青蒿、麦冬、生地各三钱,甘草、荆芥各五分,黄芩、干葛、白薇各一钱,白果十个,陈皮三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愈。主治 小儿疹后牙根溃烂,肉腐出血,臭秽冲鼻。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陈士铎医学全书》:“崩鼻坏,生疮作痒,多不救。用救疹散毒汤:玄参、茯苓、青蒿、生地三钱,甘草、荆芥五分,黄芩、白薇、干葛一钱,白果十个,…
  • 查苏汤《妇科玉尺》

    …功用 消积,止血。主治 产后儿枕腹痛。方义 产后瘀血滞留,或风冷侵袭,寒凝血滞,因而少腹出现包块,谓之儿枕痛。本方重用山揸,入脾胃消积滞、散宿血,而不伤新血;少佐苏木行气活血以止疼痛,则儿枕腹痛可愈。本方用法原缺据方名当为水煎服。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妇科玉尺》:“查苏汤治产后儿枕腹痛。山查一两,苏木三钱。”方论选录《中国医学大成终集》:“查苏汤治产后儿枕…
  • 炉灰膏

    …香末、炒石灰,搅匀再熬如干面糊,取起候冷,以瓷罐盛贮,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 除瘤点痣。主一切无名肿毒,恶疮及外痔瘰疬,气粟。 用法用量 每用时,以簪头挑少许放指甲上研,口呵气调匀如泥,将患处用针拨开,以药点之,有脓者溃,无脓者就散。 如点瘰疬,去蟾酥,加轻粉1钱;畏痛,加乳香,没药各1钱;寻常消瘤点痣,只用灰膏,不必加药。 注意 好肉及眼上忌用。 摘录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