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绵散《奇效良方》

红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具祛风,宣滞,散热,安神之功效。主治小儿四时感冒寒风,遍身发热,或变蒸诸惊,胎惊、丹毒等热,及急、慢惊风。
出处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功能 祛风,宣滞,散热,安神
主治 小儿四时感冒寒风,遍身发热,或变蒸诸惊,胎惊、丹毒等热,及急、慢惊风

组成

人参二钱半,天麻(洗)、僵蚕(炒)、麻黄(去节)、全蝎(去毒)各二钱,甘草(炙)、辰砂(另研)一钱半。

用法用量

上为末,然后入朱砂和匀,再研极细。每服半钱,用水半盏,煎数沸,入干胭脂少许,再煎一沸,候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

祛风,宣滞,散热,安神。

主治

小儿四时感冒寒风,遍身发热,或变蒸诸惊,胎惊、丹毒等热,及急、慢惊风。

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入门》:“额正中青纹,面色青红,手掌心有汗,时作惊惕,夜眠不安,手络脉微动发热者,惊热也,脱甲散、红绵散,或人参羌活散加姜蚕、蝉蜕、南星、全蝎白附子麻黄(便闭加大黄)煎,调朱砂安神丸或温惊丸。”

《古今医统大全》:“热盛发惊,虽为顺候,当用红绵散调辰砂六一散解之。涎痰壅盛,昏闷不省者,薄荷汤化下抱龙丸。”

《实用儿科诊断治疗学》:“因惊而生热者,多因患儿体弱,气血未充,神识未健,易受外惊,身体微热,可成痫症,红绵散加减。”

《钱乙刘昉医学全书》:“三温壮者,亦浑身微热面红,常困睡,微汗,因客风吹着毛窍,冷气急,鼻塞,大体与变蒸相似,只下麦汤散与红绵散,红绵散方见疮疹已出未出门中,治之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