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63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加减圣神汤
… 摘录 《洞天奥旨》卷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减圣神汤组成 人参一两(30g),生黄芪一两(30g),当归五钱(15g),金银花二两(60g),白芥子三钱(9g),附子一钱(3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温经化痰,益气和营。主治 阴疽。重要文献摘要 《傅山
医学
全集》:“加减圣神汤:巫彭真君加。治阴疽。人参一两,生黄芪一两,当归…
蕲蛇酒
…癞。 用法用量 每饮1-2杯。仍以滓晒干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煮酒吞下。 注意 切忌见风、近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摘录 《喻选古方试验》 《
医学
心悟》卷六:蕲蛇酒 处方 蕲蛇(去头尾)1具,生地2两,黄柏1两,苦参1两,丹参1两,菊花1两,银花1两,丹皮1两,赤芍1两,当归1两,枸杞子1两,蔓荆子1两,赤茯苓1两,萆薢1两,百部1两,秦…
萝卜膏
…卜去根叶洗净,连皮切片,用水煮烂,再将萝卜片取出,用白布拧取汁并煮萝卜之水,用细布拧于器内,再将梨、姜切碎合一处,生捣取汁,即入在熟萝卜汁内,用砂锅合而熬之,遂熬遂添,俟将此汁添完,其砂锅中之汁若起泡如酸枣大,将紫蔻等三味药面入内,再将白蜜、香油入内调匀,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 久嗽。 用法用量 每早、晚服龙眼大1匙,若恐其凉,取出1匙,于微火上温热服之。 摘录 《
医学
探骊集…
薯蓣纳气汤
…肝,养阴定喘。治肾阴虚不纳气,喘逆痰鸣,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山药补肾兼能补肺,且有收敛之功,治阴虚气喘之功最弘;配以地黄、萸肉滋肾补肝,纳气定喘;龙骨潜阳镇逆;芍药、甘草甘酸化阴,合之柿霜之凉润多液,均为养阴之妙品;苏子,牛蒡子又能清痰降逆,使逆气转而下行,即能引药力速于下达。配合成方,共奏滋肾补肝,养阴定喘之功。 摘录 《
医学
衷中参西…
中和丸
…温中健脾。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困倦。 用法用量 每次以米汤嚼下1粒,不拘时。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中和丸组成 苍术、黄芩、半夏、香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汤送下。主治 湿痰气热。重要文献摘要 《
医学
六要·治法汇》:湿热郁而成痰,法当去湿热散壅郁,…
举陷汤《医碥》
…其中一味不行,必须三味或黄芪、升麻并用,或黄荑、柴胡并用方能收效,否则无升举怍用。”2.《实用中医藏象学》:“举陷汤为本为《
医学
衷中参录》中治疗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之方。笔者常用此方治疗中气下陷之证,随证加减效颇佳,其方药组成颇合中气下陷之症。”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
医学
家专集》:“就治疗方法而论,宋教授曾对李东垣等所创立之方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古人多从调整脏腑功能论治,其组方立法除旨在补…
加味麻黄汤
…恶寒无汗,脉紧。 摘录 《类证治裁》卷二 《
医学
探骊集》卷三:加味麻黄汤 处方 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葱头1个,杏仁2钱,川贝母2钱,皂刺3钱。 功能主治 伤寒咳嗽,有声无痰者。 用法用量 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 《
医学
探骊集》卷三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麻黄汤 处方 …
鸡子白煎
… 用法用量 上4汁相和搅调,微火上煎之3沸,分3次服。 摘录 《医心方》卷六引《删繁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鸡子白煎组成 鸡子七枚(扣开取白),生地黄汁、赤蜜各一升,麦门冬汁三合。用法用量 上四汁相和搅调,微火上煎之三沸,分三次服。主治 骨实苦烦热。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国
医学
大辞典》:“鸡子白煎,治骨实苦烦热,鸡子七枚(扣…
炉甘石散
…热,止痛,明目之功效。主治诸般眼疼痛。 《重订严氏济生方》:炉甘石散 别名 炉脑散(《
医学
入门》卷八)。 处方 炉甘石250克(用黄连120克,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去黄连,取甘石研) 制法 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 治一切眼疾;下疳疮。 用法用量 治眼疾每用0.15克,汤泡放温,时时洗之;治下疳,为末干掺。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证治准绳》类…
红绵散《奇效良方》
…沸,入干胭脂少许,再煎一沸,候温服,不拘时候。功用 祛风,宣滞,散热,安神。主治 小儿四时感冒寒风,遍身发热,或变蒸诸惊,胎惊、丹毒等热,及急、慢惊风。重要文献摘要 《
医学
入门》:“额正中青纹,面色青红,手掌心有汗,时作惊惕,夜眠不安,手络脉微动发热者,惊热也,脱甲散、红绵散,或人参羌活散加姜蚕、蝉蜕、南星、全蝎、白附子、麻黄(便闭加大黄)煎,调朱砂安神丸或温惊丸。”…
1..
«
82
83
84
8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