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8 秒,为您找到 1635 个相关结果.
  • 玉液汤

    …润燥剂 《医学衷中参西录》 消渴病 益气生津,固肾止渴 玉液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治燥剂。具有益气生津,固肾止渴之功效。主治消渴病。症见口渴引饮,饮水不解,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等。临床常用于治疗癌症放疗后、糖尿病、甲亢、小儿夏季热、尿崩症等见口渴尿多属脾肾两虚者。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玉液汤 处方 天南星(炮)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30克 …
  • 新加甘露饮

    …春中医学院学报》 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反复疼痛,咽后壁暗红充血或有滤泡或伴有慢性喉炎、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滋阴凉血,清热利咽 新加甘露饮,中医方剂名。出自《长春中医学院学报》。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利咽之功效。主治慢性咽炎。症见咽部反复疼痛,咽后壁暗红充血或有滤泡或伴有慢性喉炎、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处方 麦冬2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 甘露回天汤《寿世保元》

    …。用法用量 百沸汤调一大碗,温服。主治 痘疮十一二日,当靥不靥,发热蒸蒸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1、《寿世保元》:“一痘十一二日,当靥不靥,发热蒸蒸者。宜用:甘露回天汤,砂糖(半酒杯),百沸汤调一大碗,温服,立时热退。痘靥,百发百中,真有回生之力也。”方论选录1、《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龚廷贤医学全书》:“收厌发热者,甘露回天汤,砂糖沸汤和,一服即安康。”2、《新编中医…
  • 加味透肌汤

    …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透肌汤组成 防风,干葛,当归,薄荷,山楂肉,枳壳,柴胡,陈皮,甘草,川贝母,煅石膏。用法用量 生姜一片为引。主治 小儿疟疾,因暑热盛,作渴作烦,汗不透者。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国医学大成》:“小儿疟疾,因暑热盛,作渴作烦,汗不透者,加味透肌汤。防风,干葛,当…
  • 万全丸

    … 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大肠寒滑,泄泻不禁,小便精出,诸热药未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米饮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万全丸组成 石菖蒲(去根须,锉如米大)半斤、斑蝥半斤(去足翅)。用法用量 同炒,慢火,不可烧了,候菖蒲黄色取出,拣去斑蝥;用小布袋盛菖蒲,两人牵掣,去尽斑蝥屑;止用菖…
  • 小分清饮

    …小水不利者;小儿吐泻;痘掺,湿热下利,烦热大渴,小水热涩面股痛者;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1.《成方切用》:消导,燥湿。 2.《谦斋医学讲稿》:利尿,理气 小分清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1.《成方切用》:消导,燥湿。2.《谦斋医学讲稿》:利尿,理气之功效。主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泄泻者;湿盛无寒而泻者:湿热下流,火伏阴中而遗精者;溺白证,饮食湿滞无内热者;湿热证热微者:…
  • 羚羊角饮《外台秘要》

    … 组成 羚羊角屑二两,贝母、生姜、茯苓各三两,橘皮、人参、芍药各二两。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更服。主治 肺热,胸背痛,时时干咳,不能食。使用注意 禁生冷、蒜、面醋。重要文献摘要 《中华医学大辞典》:“视物颤倒此证由于精元虚弱,阴阳反覆,以致视物皆颠倒摇动,神光欲坠。有一年数发,有一月数发者,宜…
  • 黄丸子

    …及风虚卒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白汤任下,不拘时候。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简易》:黄丸子 处方 雄黄(研)1钱,雌黄(研)1钱,山栀7枚(去皮),绿豆49粒,信砒。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消痰定喘。主痰饮喘嗽。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黄丸”。方中信砒用量原缺。 …
  • 五参散

    …散,与前九味药末相合调匀。 功能主治 治肺脏风毒,皮肤生疮,欲似大风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拘时侯。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 《医学入门》卷八:五参散 处方 人参 玄参 丹参 沙参 苦参各60克 白花蛇30克 制法 共为散。 功能主治 治五脏虚风瘫痪,恶疮。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临卧酒下。 摘录 《医学入门》…
  • 椒术丸

    … 《保命集》卷中:椒术丸 别名 补本丸 处方 苍术2两,小椒1两(去目,炒)。 制法 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飨泄。 用法用量 补本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恶痢久不愈者,加桂。 摘录 《保命集》卷中 《仙拈集》卷一:椒术丸 处方 川椒1两,苍术1两,肉桂5钱。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