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67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回春丸
…回春丸 别名 八味茴香丸(《
医学
入门》卷七)、茴香丸(《仁术便览》卷三)。 处方 茯苓30克 白术30克 山楂子30克(炒)枳实24克 八角茴香30克(炒)茱萸30克(炒)橘核90克(炒)荔枝核30克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每丸重4.5克。 功能主治 治疝气。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腹细嚼,姜汤送下。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七 《扶寿精方》:…
抗白喉合剂
… 制法 上药制成合剂60毫升。 药理作用 毒性与抗菌作用 《天津
医学
杂志》1966(4):243~244,本合剂对豚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证明,本方毒性低,并经多次抑菌及抗毒试验证实,在试管内对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为100lu/毫升,杀菌作用为200lu/毫升,中和毒素作用为2000MRD/毫升。 功能主治 养阴利咽,清热解毒。治白喉,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及猩红热。 用法…
救命通心散
…《
医学
纲目》卷十四 小肠气痛 救命通心散,中医方剂名。出自《
医学
纲目》卷十四。主治小肠气痛。 处方 川乌头1两(用青盐1钱,酒1盏,浸1宿,去皮尖,焙干),川楝子1两(用巴豆21粒,同炒候黑色,去巴豆),茴香半两,石燕1对,土狗5枚,芥子1钱6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肠气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入羊石子内,湿纸煨香熟。夜半时,用好酒半升,入盐细嚼石子,以酒…
黄芪散阴汤
…毒,清热疏风之功效。主治腿内外股疮毒疽疖。 组成 生黄芪、白芍、薏苡仁各16克,柴胡、炒栀子各4.5g,牛蒡子、连翘、半夏各3g,甘草6克,金银花30克,肉桂1克。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功用 补益托毒,清热疏风。主治 腿内外股疮毒疽疖。重要文献摘要 《傅山
医学
全集》:“黄芪散阴汤,主治腿内外股疮毒疽疖。生黄芪五钱,柴胡一钱五分,白芍五钱,炒栀子一钱…
急消汤
…方义 方中用忍冬藤、地丁、菊花、黄柏清热泻火解毒为主药;以贝母、花粉、桔梗清热散结消肿;以茜草凉血活血通络;以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清解热毒、消肿散结,用治发背初起热毒壅盛者。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1.《中华
医学
大辞典》:“阳毒初起,先发红瘰,后渐红肿高突起者,宜急消汤。”2.《傅山
医学
全集》:“人有背心间先发红瘰,后渐红肿,此发背之兆也,最为可畏。方用急消汤。忍冬藤……水煎服,…
经验万病无忧散
…卷二五六引《
医学
切问》 沉重气块,水肿、血蛊、气鼓,小肠膀胱偏坠,奔豚气,胃胀,脚气,下膈气翻胃吐食,心气疼痛,肺胀咳嗽,吐血鼻衄,肠风下血,五淋腰疼,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气;妇人赤白带下,症瘕血块 经验万病无忧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五六引《
医学
切问》。主治沉重气块,水肿、血蛊、气鼓,小肠膀胱偏坠,奔豚气,胃胀,脚气,下膈气翻胃吐食,心气疼痛,肺胀咳嗽,吐血鼻衄,肠风下血,五淋腰疼,…
养阴清热汤
…科大学口腔
医学
院教授徐治鸿验方》 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自塞氏综合征 等疾病阴虚火旺型患者 滋阴清热 养阴清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北京医科大学口腔
医学
院教授徐治鸿验方》。具有滋阴清热之功效。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自塞氏综合征等疾病阴虚火旺型患者。 徐治鸿方:养阴清热汤 处方 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桔梗12克,山药…
竹茹汤《本事方》
…》:伤寒正汗后,余热留于阳明、少阳,必令作呕。④《
医学
六要》:因饮酒过度而呕 清热解酒,和胃止呕 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本事方》卷四引《孙兆方》。具有清热解酒,和胃止呕之功效。主治胃热呕吐,饮酒过多而呕。①《本事》:胃热呕吐。②《普济方》引《济生》: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③《医方考》:伤寒正汗后,余热留于阳明、少阳,必令作呕。④《
医学
六要》:因饮酒过度而呕。 组成 干葛三两…
止嗽散
…温解表 《
医学
心悟》 风邪犯肺证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止嗽散,中医方剂名。出自《
医学
心悟》。为解表剂。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之功效。主治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儒门事亲》卷十五:止嗽散 处方 半夏45克(汤洗七次)枯白矾120克 制法 上二味,共研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
二苓汤《脉因证治》
…。 组成 泽泻一两,滑石二两,茯苓、猪苓各半两。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健脾渗湿,利水泻热。主治 中湿。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方义 方中茯苓健脾利水;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水泄热。加减化裁 方中茯苓、猪苓用量原缺。重要文献摘要 《朱丹溪
医学
全书》:“二苓汤,治春夏之交,病似伤寒,自汗体重,痛难转侧,此名中…
1..
«
84
85
86
8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