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904 个相关结果.
  • 二黄解毒汤《外科真诠》

    …《外科真诠》卷上 裙边疮,生妇女内外踝骨之上,极其缠绵,日久不愈者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二黄解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真诠》卷上。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裙边疮,生妇女内外踝骨之上,极其缠绵,日久不愈者。 组成 黄芪三钱,黄柏一钱,茯苓三钱,米仁三线,红花一钱,荆芥一钱,甘草七分。用法用量 乌桕根三钱为引,水煎,内服。外搽大风膏,或用夹纸膏外贴。功用 …
  • 牙疼饮《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风火齿痛 疏风散火,养阴清热 牙疼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具有疏风散火,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风火齿痛。 组成 石膏(研)四钱(12g),升麻一钱五分(4.5g),大生地五钱(15g),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前胡、天麻各二钱(6g),甘草(生)—钱(3g)。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热服。功用 疏风散火,养阴清热。主治 风火…
  • 砒枣散《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走马牙疳 祛腐敛疮 砒枣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方外奇方》卷四。具有祛腐敛疮得功效,主治走马牙疳。临床用于走马牙疳、臁疮,以及一切慢性溃疡等病症。 歌诀 砒枣散中冰片囊,三味研末敷患处;牙疳溃烂或穿腮,祛腐敛疮效非常。组成 红枣三个(去核,入红砒黄豆大一粒,扎好,炭火上煅尽白烟为度,出火气,共为细末),人中白(煅)五分(1.5g),冰片五厘,芦荟三分…
  • 疮科流气饮《外科发挥》

    …《外科发挥》卷五 恚怒气结,成核肿硬,及风寒湿热,搏结经络。或血气不和,结成肿块,漫肿木闷者 调气散结,和血化滞 疮科流气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发挥》卷五。具有调气散结,和血化滞之功效。主治恚怒气结,成核肿硬,及风寒湿热,搏结经络。或血气不和,结成肿块,漫肿木闷者。 组成 人参、厚朴(姜制)、桔梗、防风、紫苏、黄芪(盐水炒)、积壳(麸.炒)、当归、白芍药(酒炒)、肉桂、乌药、甘草各…
  • 托里越鞠汤《外科枢要》卷四

    …《外科枢要》卷四 痈疽六郁所伤,脾胃虚弱,及木侮土,或呕或泄;小儿疮疡。①《外科枢要》:疮疡六郁所伤,脾胃虚弱,饮食少思。②《保婴撮要》:乳母郁怒,肝脾内热,致儿患疮疡。③《医学入门》:痈疽脾胃虚寒,木侮土,或呕或泄 益气健脾,疏郁消肿 托里越鞠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枢要》卷四。具有益气健脾,疏郁消肿之功效。主治痈疽六郁所伤,脾胃虚弱,及木侮土,或呕或泄;小儿疮疡。①《外科枢要》:疮疡六郁所伤…
  • 化斑解毒汤《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卷四 三焦风热上攻,致生火丹,延及遍身痒痛者 清热解毒 化斑解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风热上攻,致生火丹,延及遍身痒痛者。 歌诀 化斑解毒人中黄,玄参知母石膏囊,黄连升麻牛蒡子,连翘甘草与竹叶。组成 玄参、知母、石膏、人中黄、黄连、升麻、连翘、牛蒡子各等分(60g),甘草五分(6g)。用法用量 水二钟,淡竹叶二…
  • 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卷十二 痔疮 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 止痛如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启玄》卷十二。具有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痔疮。 歌诀 止痛如神秦艽桃,苍防柏归槟皂角;泽泻大黄熟加入,痔疮肿胀痛痒疗。组成 秦艽(去苗)、桃仁(去尖皮,另研)、皂角子(烧存性,研)各一钱,苍术(泔浸,炒)、防风各七分,黄柏(酒洗)五分,当归尾(酒洗)、泽泻各三分,尖槟榔…
  • 复目汤《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 目病,目痒肿痛,翳膜,目珠夜痛,目中赤脉,及肝虚泪多等 清泻肝火,补血养肝 复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具有清泻肝火,补血养肝之功效。主治目病,目痒肿痛,翳膜,目珠夜痛,目中赤脉,及肝虚泪多等。 组成 当归二钱(6g),赤芍二钱(6g),大熟地(或用生地)五钱(15g-21g),黄芩(酒炒)一钱五分(4.5g),薄荷二钱(6g),甘菊二钱(6g)…
  • 木香流气饮《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卷三 流注瘰疬,及郁结为肿,或血气凝滞,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咽嗌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 行气活血,燥湿祛续,散结消肿 木香流气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三。具有行气活血,燥湿祛续,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流注瘰疬,及郁结为肿,或血气凝滞,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咽嗌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症见复…
  • 防风通气汤《外科理例·附方》

    …《外科理例·附方》 瘰疬不消,脓清不敛,服八珍汤少愈而肩背忽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 防风通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理例·附方》。主治瘰疬不消,脓清不敛,服八珍汤少愈而肩背忽痛,不能回顾,此膀胱经气郁所致。 组成 羌活、独活各二钱,防风、甘草(炙)、藁本各一钱,川芎五钱,蔓荆子三钱。用法用量 水二盏,煎八分服。主治 瘰疬不消,脓清不敛,服八珍汤少愈而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