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列表
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
止痛如神汤《外科启玄》
止痛如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启玄》卷十二。具有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之功效。主治痔疮。
出处
《外科启玄》卷十二
功能
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
主治
痔疮
药方详情
歌诀
止痛如神
秦艽
桃,苍防柏归槟
皂角
;
泽泻
大黄熟加入,痔疮肿胀痛痒疗。
组成
秦艽
(去苗)、
桃仁
(去尖皮,另研)、
皂角
子(烧存性,研)各一钱,
苍术
(泔浸,炒)、
防风
各七分,
黄柏
(酒洗)五分,当归尾(酒洗)、
泽泻
各三分,尖
槟榔
一分(另研),熟大黄一钱。
用法用量
上㕮咀,除三味另研外,余药用水二钟,煎至一钟二分,入此三味,再煎至八分。空心热服。
功用
祛风清热,行气利湿,润肠通便。
主治
痔疮。
方义
方中
秦艽
、
防风
祛风除湿;
桃仁
、当尾归活血散瘀行滞,润燥滑肠通便,使滞者行,瘀者化,大肠气机通畅;湿源于睥,睥虚则湿生,故用
苍术
之苦温以健脾燥湿,
黄柏
之苦寒以清热燥湿,二者相伍则热祛湿除;
泽泻
甘寒泻热利湿,
槟榔
行气导滞通便,两者配合行气利水消胀。
皂角
刺、大黄清热通便,祛瘀通络。诸药相配,针对引起肛门坠胀的病因“风、热、湿、燥”之邪,共奏清热利湿,活血润燥通便的功效。
运用
治疗痔疮肿痛之湿热内盛证。临床上常加减运用于各种痛,如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生殖器疱疹伴腰骶神经病变等。本方以肛门灼痛,肿胀下坠,烦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是治疗肛肠病肿痛下坠的特效良方。
加减化裁
如肿有脓,加白葵花五朵(去蕊心),
青皮
五分,木香三分;如大便秘甚,加大黄、麻仁、
枳实
;如肿甚,加
黄柏
、
防己
、
泽泻
、
猪苓
、条
黄芩
;如痛甚,加
羌活
、
郁李仁
;如痒甚,加黄芪、
羌活
、
防风
、
甘草
、
麻黄
、
藁本
;如血下多,加地榆、
黄柏
、
槐花
、
荆芥
穗、
白芷
;如小便涩数不通者,加赤
茯苓
、
车前
、灯心、篇蓄。
使用注意
忌生冷、五辛、烧酒、肝肠、湿面等。
重要文献摘要
《外科启玄》:“痔疮部,治法煎药加减方:止痛如神汤即
秦艽
苍术
汤加减,凡痔所作必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胃湿也,四气相合,故大肠头结而成块肿者,湿也,痛者火也,痒者风也,大便秘者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