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367 个相关结果.
  • 琥珀犀角膏

    …头药失序,或不曾服内托散,又无药宣得内毒,致令热毒冲心经,甚至生红黑菌。阴火上炎之喉痛。肺与三焦积热,以致悬痈生于上腭,状若紫葡萄,亦发寒热,至口不得开,舌不得伸缩,惟欲仰卧,鼻出红涕;心肝脾三经火热上攻,以致夹疽生喉两旁;心脾壅热,舌肿粗大,渐渐硬塞满口,气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软者。 临床应用 咽喉口舌生疮菌:向有一贵人,因疽而生此证,医者以为心脏绝,尽皆设辞退医,愚进此药,一日而安。 …
  • 玉女煎

    …腑热,清胃热,滋肾阴之功效。主治胃热阴虚证。症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临床常用于治疗牙龈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等胃热阴虚者。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玉女煎 处方 生石膏9~15克 熟地9~15克或30克 麦冬6克 知母 牛膝各4.5克 功能主治 清胃滋阴。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现用于急性口…
  • 竹叶汤

    …15克)。 用法 上十味,以水一斗(1升),煮取二升半(300毫升),分温三服,温复使汗出。 功效 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主治 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发热等体虚外感病症。 产后发热(个案):郑某,29岁。患者体质素虚,复加产时出血甚多,大汗淋漓,产后渐起头痛,发热38.3~39℃,诊为“产褥热”,用广谱抗生素数日,体温降至正…
  • 通幽汤《脾胃论》

    …。出自《脾胃论》卷下。具有润燥通塞之功效。主治胃肠燥热,阴液损伤,通降失司,噎塞,便秘,胀满。脾胃初受热中,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食管癌、胃癌、习惯性便秘等属于瘀阻幽门,血枯不润证者。 歌诀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有加麻仁大黄者,当归润肠汤名殊。组成 桃仁泥、红花各一分,生地黄、熟…
  • 四君子汤

    …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处方 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常服温和脾胃,进益…
  • 芎麻汤《医宗金鉴》

    …头目,化痰消风之专剂,故治肝风气血止壅所致的头痛头晕、偏正头痛,疗效颇佳。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古今药方纵横》:“芎麻汤,以川芎、天麻水煎,送服青州白丸子。主治头痛眩晕,泛恶欲吐,头重欲倒。青州白丸子由半夏、川乌、南星、白附子组成,服此旨在增强祛风化痰之功。”《张文瑞老中医四十年临床经验精选》:“鹿茸片乃血肉有情之品,壮阳补肾睁精之力雄。医字三子经陈修园曰:“上虚甚鹿茸餐”,指的就是肾…
  • 麻桂温经汤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方中麻黄、桂枝宣发阳气、温经散寒,为君药。白芷、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为臣药。佐以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之功。运用 诊断要点为筋骨疼痛,活动不利,得热痛减,遇风寒加剧。临床常用于损伤后期。加减化裁 若兼湿邪者,加羌活、独活、防己、木瓜;若治腰部损伤,加狗脊、寄生、续断、杜仲。重要文献摘要 …
  • 黑锡散

    …黑色,同前后药末,一处拌匀。每日揩牙。'” 方论选录《普济方》:“卷49头门记录神效揩齿牙方和黑锡散对牙齿染黑及牢固牙•是很好的方法(因当时有些民族把白的牙齿染成黑色视为美观)。”《微量元素与临床》:“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名为黑锡散,其含铅量为15%左右。具古文献记载,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癫狂、痫证、瘿瘤、瘰疠、痈疽、恶疮等疾病。”《常见病的预防诊治与护理》:“喘证:本病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
  • 青壶丸《本草纲目》

    …夏、南星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前者偏治湿痰,后者善除风痰。姜汁助上药化痰散结,并减其毒性。神曲、白术、枳实健脾化痰、消滞除满,以绝生痰之源。诸药配合,标本兼治,对风痰湿痰所致的各种病证,均有明显疗效,临床可根据辨证加减使用。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本草纲目》:“风痰湿痰青壶丸:半夏一斤,天南星半两,各汤泡,晒干为末,姜汁和作饼,焙干,入神曲半两,白术末四两,枳实末二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
  • 解肝煎

    …化湿畅中之功效。主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满疼痛,泄泻,胎动不安。1.《景岳全书》: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2.《叶氏女科》:肝气滞逆胀满之胎动不安。3.《医门八法》:气泻。肝木克土,牌气受伤,遇怒则泻。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和小儿厌食。 别名 解恨煎(《笔花医镜》)。 处方 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各45克 苏叶 芍药各3克 砂仁2.1克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化湿畅中。治暴怒仿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