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举卿举败散
…之人,亦非所宜也。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玉机微义》:“《活人》举卿举败散治新产血虚痓者。汗后中风发搐亦然。荆芥穗不以多少,微炒为末,大豆黄卷熟,以酒沃之,去黄卷取汁,调细末三五钱,和渣饮之,其效如神。一方只以好酒调服。按:此太阳、厥阴经药也。按本草荆芥能发汗,破结气,下瘀血,除风湿痹。亦是攻邪之药。若血气果虚之人,亦非所宜也。”方论选录《医垒元戎》:“举卿举败散,治妇人产后
伤寒
风痓角弓…
芦荟消疳散
…其症牙根作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由肝胃二经虚火,热极上攻所致。宜芦荟消疳散、三黄香黛散,以清府热,人参茯苓粥以养胃气,外用手法,取去腐肉,内见红肉流鲜血者为吉,如顽肉不脱,腐黑复生,牙落无血,穿腮破唇,锨肿外发,身热不退,臭秽不止,用药罔效者,俱为不治。”2、方论选录《医法青篇》:“狐惑、牙疳、下疳等,疮之古名也。
伤寒
病后,余毒为患,虫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毒者,为惑也;下蚀肛门,阴疮为狐。其…
三仁汤
…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临床上用于治疗肠
伤寒
、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温病条辨》卷一:三仁汤 处方 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
金樱丹
…气,壮力强筋,冲和百脉,正理三焦,定神魄,安尸虫,乌髭发,牢牙齿,男子全道,使妇人妊娠,通神明,不老,能健捷。主男子去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五劳七伤,三尸百疰,肌肉陷下,形色俱脱,传尸骨蒸,虚劳至损,诸风变易,瘦劣难痊;或因呕吐,或从汗出利,积久津液耗散;妇人崩漏无停,色肉衰朽;男子气滑不固,筋力消痿;
伤寒
累经劳复,疮漏方在淹延,大衄不定,下血过多,心气不足,健忘成狂,目血衰虚,昏暗作瞑,阴阳衰废…
清肺饮《医方集解》
…传脏腑,而为嗽也;有自内发者,七情饥饱,内有所伤,则邪气上逆,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蒸于肺而为嗽也。然风寒暑湿有不为嗽者,盖所感者重,不留于皮毛径伤脏腑,而成
伤寒
温热诸病。七情亦有不为嗽者,盖病尚浅,只在本腑未传入肺。所以
伤寒
以有嗽为轻,而七情饥饱之嗽,必久而后发也。杏仁(去皮尖)、贝母、茯苓一钱,桔梗、甘草、五味子、橘红五分,加姜煎。火嗽,加青黛、栝楼、海石。食积痰,加香附、山楂、枳实。…
瞿麦汤
…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普济方》卷一四三:瞿麦汤 处方 瞿麦2两,扁竹1两,甘草1两,车前子1两,大黄2两,栀子5钱,木通5钱,滑石5钱。 功能主治 下其蓄毒,排其脓血。主
伤寒
下痢,赤白脓血,下重,或不能便,或小便少,当逐邪则愈,以肠痹故也。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5合,未愈再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三 《普济方》卷三五四:瞿…
加味五积散《世医得效方》
…洗,扬芍药,枳壳去穰,炒木香肉桂各一两,陈皮,白姜一两三钱,苍术六两,米泔浸炒,桔梗香附子炒,去毛,茴香炒,粉草,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川芎,当归去尾,川白芷各一两。上锉散。生姜、木瓜,入盐煎服。阴证
伤寒
,生姜、附子。血脉不匀,紫苏。气嗽,乌梅、姜钱。匀经,枣子、姜钱。补益血海,苏盐。产后,生姜、醋炒陈艾。胃冷不纳食,陈皮、缩砂。赤白带,陈米。冷气疾,木香、茱萸。心躁,背筋急,头晕,腰脚酸,生干地黄…
枳梗汤《医学入门》
…乌附汤。(《医学入门》)李梴:七情气急无声响,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四七汤、枳梗汤、分气紫苏饮、四磨汤。(《医学入门》)李梴:寻常胸膈不利,多挟痰气食积者,柴陈汤、枳梗汤调之。(《医学入门》)李梃:胸膈紧满者,枳梗点汤,或二陈汤加枳壳。(《医学入门》)许俊:桔梗枳壳汤治痞气,胸满不利,烦闷欲死,不论寒热通用。又
伤寒
结胸,胸满欲死,服之神效。桔梗、枳壳各二钱,甘草一…
葫芦巴煮散
…痛。方义 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洵为良品;马蔺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蓬莪荗行气破血;茴香子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楝实,主温疾
伤寒
,大热烦狂者,邪在阳明也,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则诸证自除;木香,除肺中滞气,若治中丁焦结滞,须用槟榔为使;姜黄破血行气;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
连朴饮
…根60克 功能主治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治湿热蕴伏,霍乱吐利,胸脘痞闷,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现用于肠
伤寒
,急性胃肠炎属于湿热并重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备注 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理气化湿,均为君药,焦栀、香豉清郁热,除烦闷,芦根清热生津,均为臣药,石菖蒲芳香化浊,制半夏化湿和中,均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摘录 《霍乱论》卷…
1..
«
90
91
92
93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