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675 个相关结果.
  • 活命饮

    …细辛、白茯苓、桑寄生、上肉桂、熟地黄、北防风、川芎、黄耆、甘草、人参。 功能主治 麻出即收,忽尔作毒,毒将出或毒出后。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麻科活人》卷四 《医学入门》卷八:活命饮 处方 甘草书1钱,赤芍1钱,白芷1钱,天花粉1钱,贝母1钱,乳香1钱,防风7分,归尾1钱半,皂角刺1钱半,陈皮1钱半,金银花3钱,没药5分,大黄5钱,穿山甲3片。 功能…
  • 枇杷叶膏

    …下。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中国医学大辞典》:枇杷叶膏 别名 枇杷膏 处方 鲜枇杷叶不拘多少(刷去毛)。 功能主治 止咳,润肺。清热。主肺热久嗽、顿嗽。干呕气逆,咽痛声哑,及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 枇杷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摘录 《中国医学大辞典》 《中药成方配本》:枇杷叶膏 别名 枇杷膏 …
  • 金铃泻肝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胁下焮疼 金铃泻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主治胁下焮疼。 处方 川楝子5钱(捣),生明乳香4钱,生明没药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甘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胁下焮疼。 临床应用 胁下焮痛:仲冬,刘某某兄,病左胁焮疼,诸治无效,询方子弟,授以活络效灵丹方,服之不应。因延为视诊,脉象他部皆微弱,惟左关沉而有力,治以金…
  • 浚川丸

    … 《医学入门》卷七:浚川丸 别名 十水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桑白皮 大戟 雄黄 茯苓 芫花 甘遂 商陆 泽泻 巴戟 葶苈各15克 制法 共为末。 功能主治 逐水消肿。治水肿。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五更时姜汤调下,醋糊为丸,每服30丸。 从面肿起,根在肺,加桑白皮15克,从四肢肿起,根在脾,加大戟15克;从背肿起,根在胆,加雄黄15克;从胸肿起,根在皮…
  • 除湿汤《普济方》

    …甚,晚来则足甚。③《张氏医通》:湿热痞满不食。④《医略六书》:脾虚停湿,腰脚肿重,泄泻溺涩,脉缓者。⑤《金匮翼》: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⑥《中国医学大辞典》:伤食兼湿 除湿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一八。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疫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①《普济方》: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
  • 加减寿星汤《古今医鉴》卷七引吴都堂方

    …防风一两,荆芥七钱,天麻一两,皂荚一两,香附一两,青皮一两,猪苓一两,泽泻一两,赤茯苓一两,白茯神一两,白术一两,细辛七钱,麦门冬一两。用法用量 上锉。每剂一两,加生姜,水煎服。主治 痫症。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汇函》:“加减寿星汤,吴都堂传;天南星四两,火烧红坑,姜汁酒内,将南星人放坑内,瓦盖,缠,一宿取出,细切,半夏二两,防风一两,荆芥七钱,天麻一两,皂角一两,青皮…
  • 胶艾芎归汤

    …出自《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具有养血调气,安胎止痛之功效。主治孕妇小腹痛,脉弦细者。 《医学入门》卷八:胶艾芎归汤 处方 阿胶 艾叶 川芎 当归各3克 甘草0.6克 功能主治 养血安胎。治妊娠胎动不安或下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妊娠在八九个月内,少加砂仁。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胶艾芎归汤 处方 当归9克,人参4.5克,艾叶(醋炒)…
  • 芦根饮《医心方》

    …,煮取二升,随便饮。不愈重作。主治 伤寒后干呕不食。方义 《医方集解净》: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芦根甘寒,降伏火,利小水;竹茹甘寒,除胃热,清燥金;生姜辛温,祛寒饮,散逆气,二者皆能和胃,胃和则口区止;加粳米者,亦藉以调中州也。重要文献摘要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芦根饮(《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芦根(锉,焙)一两一分,人参、水萍(紫者,焙干)、枇杷叶(去毛)各一分。上四…
  • 灰草散

    … 灰草散组成 荔枝壳(微燎存性),草纸(烧灰存性),多年冻茅草(晒干)。用法用量 三味共为细末,糁于烂处。功用 收水结痂。主治 痘溃烂。方义 荔枝壳苦、寒,入心经,有除湿止血之效,冻茅草甘、寒,入肺、胃经,能够凉血止血、清热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岭南医学史 上》:“治痘溃烂,灰草散,白龙散…
  • 清心丸

    …卷四改。 摘录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 《医学心悟》卷四:清心丸 处方 生地(酒洗)120克 丹参60克 黄柏15克 牡蛎 山药 枣仁(炒)茯苓 茯神 麦冬各45克 北五味 车前子 远志各30克 制法 上药研末,用金樱膏为丸。 功能主治 治遗精。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开水送下。 摘录 《医学心悟》卷四 《仙拈集》卷二:清心丸 处方 白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