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2 秒,为您找到 246430 个相关结果.
  • 第五十二章 新药的审批、生产和技术转让(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237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一、新药的审批程序和权限 新药的审批与其它科研成果的鉴定或该国已生产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后,申请“新药证书”时同时申请生产新药。经省卫生厅(局)审查同意后转报卫生部,由卫生部审核,在发给“新药证书”的同时,发给生产批准文号。末取得批准文号的一律不得生产。 持有“新药证书”的研制单位,若不具备生产条件,可凭“新药证书”转让技术。接受技术转让的...
  •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101 0001-01-01 《中药法规》
    一、注册事项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补充申请事项: 1。持有新药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2。使用药品商品名称。 3。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天然药物适应症或者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国内已有批准的适应症。 4。变更用法用量或者变更适用人群范围但不改变给药途径。 5。变更药品规格。 6。变更药品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
  • 40.朱砂安神丸(又名安神丸)(《医学发明》)

    809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组成】黄连18g,朱砂15g,生地黄7.5g,当归7.5g,炙甘草16.5g。 【用法】上四味研末,为丸,朱砂为衣。市场有成药,每服5—10g,临睡前开水送下。或作汤剂:生地黄15g,炙甘草5g,黄连、当归各10g,水煎,以药汁送服朱砂1g。 【功用】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原方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忡惊悸。兀兀欲吐,胸中气...
  • 郁 金

    852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郁 金 郁 金 [原文] 辛苦气寒,纯阳之品。其性轻扬上行,入心及包络,兼入肺经。凉心热,散肝郁,下气破血 。行滞气, 亦不损正气;破瘀血,亦能生新血。治吐衄尿血,妇人经脉逆行 ,经不下行,上为吐衄诸证,用郁金末,加韭汁、姜汁、童便服,其血自清,痰中带血者,加竹沥。血气诸痛,产后败血攻心(1),颠狂失心(2) ,颠多喜笑,尚知畏惧,证属不足,狂多忿怒...
  • 第二节 大便信号的临床意义

    699 0001-01-01 《中医疾病预测》
    一、便血信号 便血常为症瘕,脾虚不统血及瘀血的外兆,便血在《内经》亦称为“后血”(《灵枢·百病始生》)。便血色暗而质清,主要对远端脏腑疾患,尤其是血液病具有重要的预兆意义,常为脾虚不统血、肾阳虚封藏失职的征兆,特点为先便后血,又称远血。现代医学认为对有出血倾向的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贫血,血友病,皮肤瘀斑等常为有力佐...
  • 一、内治法

    1344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一、内治法 一、内治法 根据眼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理论,结合五轮、八廓、八纲、六经等辨证方法,运用内治法以调理脏腑经络或祛除病邪,是中医眼科重要的治疗方法。 1.疏风清热法:本法是由辛凉解表为主,以疏风散热、解除风邪的治法。主要用于外感风热眼病。如起病突然,胞睑浮肿,白睛红赤或黑睛起翳,伴有眼痒眼痛、眵泪并作、羞明怕光、眼闭不开等,或兼恶寒、发热、头...
  • 阳证

    1031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阳证”与“阴证”。凡属急性的、动的、强实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代谢增高的、进行性的、向外(表)的、向上的证候,都属于阳证,如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壮厉,烦躁多言,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脉象浮、洪、数、滑、实、有力,舌质红绛,舌苔黄燥.甚或芒刺等等。八纲中...
  • 三、《伤寒论》的整理研究

    149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局将此书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就使《伤寒论》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伤寒论》其书也大为流行,对《伤寒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普遍,较唐代有了很大进展,有许多著名医家致力于此,涌现出一大批以“伤寒”命题的研究著作。 宋代《伤寒论》研究的特点是注重临床实践中的实...
  • 第一节 诊断(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208 0001-01-01 《中医诊断学》
    一、证候诊断 证候诊断又称为辨证,是确定病人所患疾病现阶段的证候名称。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因此证候诊断在疾病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诊断确切,辨证清楚的前提下,才可论治无误,因此证候诊断就是辩证的过程和结果。 (-)辨证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