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3
秒,为您找到
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天麻钩藤汤《卫生总微》
…时候。功用 息风止痉,解表祛风,益气平喘,开窍醒神。主治 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慢惊。加减化裁 冷多,面青,唇白,四肢冷,入附子末半钱。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传薪集》:“天麻钩藤汤既可平肝息风并可清热、活血、安神等。”《中医
护理学
》:“ 药物调护选用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汤,汤药宜早晚空腹服用。”《医治内分泌与代谢病的大医之法》:“肝阳上亢证,眩晕头痛,烦躁易…
清瘟败毒饮
…合征出血热、重型肝炎、银屑病等病症。 1.小儿支气管肺炎:以本方为主灌肠治疗42例,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后5日、10日、15日总有效率分别为81%、91%、100%。(《
护理学
报》2014年第15期) 2.手足口病:对照组50例予抗病毒对症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本方加减治疗,疗程10日,观察口腔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危重症转化率。疗效标准以体温正常,皮疹消退,…
参芪通乳汤
…。功用 补血益气通乳。主治 产后数日,而乳无点滴之下,症属血少气衰者。运用 辨证要点为乳汁少或完全不下,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或饮食量少、气短乏力、大便溏泻,但乳房柔软,无胀痛感。临床常用于产后数日,而乳无点滴之下,症属血少气衰者。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孕产期保健与
护理
》:“因产后气血两亏所致,除见乳汁少或完全不下外,可伴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或饮食量少、气短…
蚕茧散《医学入门》卷八
…煅烧,待矾汁尽后取出研碎即成)。” 3、《中医标准
护理
计划·妇产科、儿科分册》:“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衣服应柔软宽大,盖被适中,以防过热而引起皮肤瘙痒抓破皮疹。若已抓破,轻者可在局部涂1%甲紫(头面部不可涂)。抓破而有轻度红肿者,可用青黛散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涂或用蚕茧散外敷,以清热收敛。” 4、《中医学问答题库 儿科学分册》:“如何预防和
护理
水痘?①水痘的传染性很强……⑤水痘瘙痒厉害,要勤剪…
楮实散《御药院方》
…三联方,即按顺序先后用三种方药涂于面部,以达‘去皴皱,悦皮肤’之目的。其方法是先用‘楮实散’洗擦面部,再以‘桃仁膏’涂摩患处,然后再用‘玉屑膏’涂贴面部。此三联法和现代美容面部
护理
的程序基本一致,元代甚或上及宋朝的面部
护理
水平之高,于此可见一斑。” 4.《中药美容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方中楮桃儿,又名楮实,毂子、楮实子,性味甘寒,功能滋补肝肾,是古人常用的美容药物。如《名医别录》说其‘主阴痿水…
加减瓜蒂散
…痹等,方中取其能涤垢以助瓜蒂、藜芦涌吐痰涎之力,为臣药。郁金开郁结,理气机,取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利之意。方中以瓜蒂、藜芦催吐为主,以涤去胸膈顽痰为目的,药力峻猛。运用 诊断要点为胸膈痰盛,沉迷呆痴较重;体质壮实无虚,脉滑大有力。临床常用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证见痰涎壅盛者。使用注意 虚人禁用。吐易伤胃耗液,故服用剂量当予控制,吐后应调养
护理
。前贤有服藜芦后吐不止者,服葱…
复方犀角地黄汤《张伯臾医案》
…血,常伴骨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舌质瘀紫等,在清热解毒方中,结合辨证酌加丹皮、红花、丹参等活血药。产后正气虚衰,则改用大补气血和滋养肝肾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并采用一定的化疗。”2.《中医基础及
护理
护上学习教材》:“视神经网膜炎(包括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本病属于中医‘暴盲’,‘青盲’,‘视瞻昏渺’范畴内。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方用加味犀角地黄汤、复方…
黑锡散
…牙齿染黑及牢固牙•是很好的方法(因当时有些民族把白的牙齿染成黑色视为美观)。”《微量元素与临床》:“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名为黑锡散,其含铅量为15%左右。具古文献记载,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癫狂、痫证、瘿瘤、瘰疠、痈疽、恶疮等疾病。”《常见病的预防诊治与
护理
》:“喘证:本病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舌紫,汗出淋漓,肢冷脉浮大无根或结代,或模糊不清者,为心肾阳衰肺气欲竭的喘脱危象。当积极…
竹叶柳蒡汤
…,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 1.手足口病:以本方联合利巴韦林治疗62例,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60例对照。两组常规
护理
相同,且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疗程均为5日。疗效评定以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为治愈。结果:治愈23例,有效35例,无效4例。(《当代医学》2011年第4期) 2.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本方加…
扫风丸《中医外伤科学》
…册)》:“中医认为结合型麻风多属实证,因经络气滞血瘀,故宜理气通络,活血化瘀。瘤型麻风属虚症,主要为肾虚,开始为阴虚内热,再发展为阴阳两虚,故宜补肾扶正,辅以攻毒,多用扫风丸、苦参散等成方。”《医疗
护理
技术操作常规 第三分册》:“中医治疗:治则为扶正、祛邪、活血、通络,如扫风丸等。”《皮肤科学讲义》:“扫风丸。功能:泄风疏邪、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实用皮肤病性病手册》:“先服6930丸,每服5~…
1
2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