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30岁,于1993年2月4日初诊。患者自1988年患急性肾炎,经住院治疗2个月痊愈出院。出院后两周发现尿赤、腰痛,又去医院检查:尿蛋白+++,尿潜血+++,尿红血球10~15/高倍视野,住院治疗1月余,效果不明显,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系膜增殖型)。以后尿常规化验时好时坏,有时出现肉眼血尿,曾多次住院治疗,均未彻底治愈。由一朋友介绍求赵老医治。刻诊时症见心烦梦雾,腰痛,尿赤,舌红苔白,脉弦滑且数,尿检验: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5~7/高倍视野。证属肝经郁热,深入血分,络脉瘀阻。治拟清泻肝经郁热,凉血通络止血。

药用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炒槐花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小蓟10克,大黄1克。

服药7剂,睡眠转安,尿赤见轻,尿蛋白士,尿潜血+,尿红细胞消失。

又服前方7剂,尿蛋白转阴,唯腰痛。尿潜血士,改为活血通络,凉血育阴方法,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生地榆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小蓟10克,藕节10克,茅芦根各20克,大黄1克。

服药20剂,腰痛消失,尿化验未觅异常,无其他不适。又观察治疗3个月,未再反复,而告获愈。

【按】;血尿是以小便中混有血液为其临床特征。在《内经》中又称为搜血、溺血。但辨证治疗时必须与血淋相鉴别,其主要是区别疼痛的有无,如小便出血时滴沥涩痛或疼痛难忍,为血淋,多属膀胱湿热;如小便出血时多无疼痛症状为溺血(或尿血),多属血分郁热。此病案症见心烦梦多,尿赤,舌红,脉弦滑且数等,全是肝胆郁热深入血分之象。因此取柴胡、黄芩、川楝子等清泻肝胆郁热;生地榆、炒槐花、丹参、茜草凉血活血清热滂根、小蓟凉血止血;荆芥炭,防风既能疏调气机,又能止血;大黄凉血活血,推陈致新。初诊服七剂,症状即显著见轻,又服7剂,尿蛋白转阴,唯见腰痛,尿潜血(士),改用凉血育阴方法,仅服药20剂,诸症皆去,化验检查亦未见异常。又以此方加减服药3个月以巩固疗效,并未再反复。病程达5年的IgA肾病,共治疗4个月而全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赵老的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配合走路锻炼,限蛋白饮食等,疗效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