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
万物五行皆藉土,人身脾胃是根基,
四时调理和为贵,胃气常存怕损亏。
《内经》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源也。万物借土而生。故古人以调理脾胃为医中王道,厥有旨哉。胃主纳谷,脾主消谷,皆谷气之本也,谷多则伤胃,谷少则伤脾,全谷则昌,绝谷则亡。故人身之中,谷为主焉。然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所以调理脾胃者,节其饮食,适其寒温,为中和之道也。苟能饮食有节,寒温适宜,则脾胃强实,外邪不能侵,内邪无由起,何病之有哉?若饮食无节。寒暑不适,则脾胃虚弱,百病生矣。况小儿脾常不足,非大人可比。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臂之病,视大人犹多也。益调理脾胃,必资于药。五气属天,五味属地,味气之中,惟甘平者。土之性也。古人立法,必四气浑合,五味相济,所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今幼科方中,多用丁香、豆蔻、益智仁、砂仁之例,一切辛燥者,集群成剂,温养脾胃,耗散阳气,熬煎阴血,甚非所宜也。益调理脾胃之法固难,而变通之法尤难,热则消于肌肉,寒则减于饮食。吾有家秘养脾丸,以和中进饮食之伤①,肥儿丸以补脾胃之弱,又加黄芪闻元汤,钱氏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皆调理脾胃之要药也。兹于其间,又取古方可用者,以补其未尽之法于下。
加减异功散:调理脾胃。
伤食不消,炒神曲、麦芽、山楂肉。
伤食呕吐,加半夏、藿香、干姜(炒);如吞酸水,再加黄连(将吴茱萸同炒,去萸)
伤食、胸膈痞闷,加半夏、枳实、黄连(姜汁炒),去白术。
伤食腹痛,加木香、砂仁;常觉气逆,去人参、白术,加半夏、枳壳、桔梗、香附。
伤食泄泻酸臭者,加木香、黄连、泽泻,细末,姜枣汤调服。
①以和中进饮食之伤:忠信堂本作“以和中治其饮食之伤”。
加味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不进饮食,呕吐泻泄,或服寒药太过。用:白术,四钱。人参、白茯苓、神曲,各一钱。砂仁、干姜(煨)、麦芽(炒),各二钱。炙甘草,钱半。炼蜜丸,姜汤嚼下。
加味平胃散:治胃脾不和,不思饮食,用:平胃散,一两。加人参,一钱。白茯苓,一钱半。枣肉和丸,姜汤下。
健脾丸:养脾进食,调理胃气,和养荣卫。即:
前胃苓丸方内,加山药、莲肉各二钱。
木香,砂仁,八分。白术,钱半。当归、麦芽(炒)、神曲(炒),各一钱。
枣肉和丸,米饮下。
人参白术散:治脾胃虚弱,肌肤瘦怯,欲成疳症者。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山药,莲肉(去心),各一两。山楂肉,七钱。当归,麦芽(炒),泽泻,各五钱。
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服—丸,米饮化下。
感冒四气
感冒天时四气中,小儿亦与大人同,
必先岁气无轻犯,寒热温凉有逆从。
天地之气行乎四时者,有四气焉。四气者,风寒暑湿②之气也。人在气中,体之虚也,感则病矣。故春伤风,夏伤暑,秋伤湿③,冬伤寒。此四时之正气病也。小儿失其调理,尤易感之,嫩弱故也,治法与大人同,但剂小耳。又小儿病则发热,则发搐,此与大人异也。四时调理之法不同,春宜食凉不可犯温,更宜食寒不可犯热,秋宜食温不可犯凉,冬宜食热不可犯寒。然发表者。必宜用辛甘温之剂,如有可汗之症,必犯其禁而用之,经云:发表不远热者是也。但于汗药中少加凉药以制之,勿使热甚而发搐也。小儿四时感冒病,幼科未备。今特表而出之。
②风寒暑湿:原作“风寒暑热”,据忠信堂本改。
③湿:原作“温”,据忠信堂本改。
小儿伤风寒者,口不能言,脉无可诊,但以虎口之指之色验之也。钱氏云:男体重面黄,女面赤喘息恶寒,口中气热,阿欠顿闷,项急者是也。然病有表里阴阳之症,治有汗解温下之法,临病之时,当详察之,不可误也。如恶风寒者,必偎藏其身于母怀内,引衣密隐,是为表症,可微汗之,人参败毒散主之。如恶热,出头田面,扬手掷足,渴烦躁粪,掀衣气粗,是为里症,略与疏通之,小柴胡加大黄汤主之,方见惊风。中病即止。如失额冷,手足凉,口中冷气,面色暗淡,大便泄青,此为阴病里虚,当以温药救其里,以及中汤加附子主之。方见脾脏。如不恶风,大热大渴,此表里俱热,半表半里也,宜和解,柴胡白虎汤主之。又有夹食夹惊者,不可与上症同治也。夹惊伤寒者,或因惊之时,又感寒邪,以发散为主,宜脱甲散主之。或因伤寒发热,以致惊风者,宜退惊为主,以薄荷散主之。夹食伤寒者,如先伤寒,后伤食者,此食伤证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先伤食后伤寒,无吐下者,先解其表:香葛散;后去其宿食:枳实大黄丸主之。如有吐泻者。以藿香正气散主之。
人参败毒散:治四时感冒及时行瘟疫并痘疹,初发热宜服。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穹,枳实,桔梗,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
[口父]咀,水煎服。
斑疹,加防风、荆芥,名荆防败毒散。
痢疾时行,加陈仓米,名仓廪汤。
柴胡白虎汤:治伤寒半表半里,大热大渴,自汗不止。
柴胡,人参,黄芩,知母,甘草,石膏。
[口父]咀,淡竹叶水煎服。
脱甲散:治夹惊伤寒,烦渴。
柴胡(软),当归(酒),胆草,炙甘草,知母,各三钱。白茯苓,人参,川芎,各二钱半。麻黄(去根、节)一钱。
用连根葱白水煎服。
热甚加升麻、干葛。
薄荷散:治伤寒发惊,痰涎壅甚。
薄荷叶,半两。羌活,全蝎(去毒),麻黄,甘草(炒),僵蚕(炒),天竺黄,白附子,薄荷汤调下一匙,略煎数沸,入竹沥少许,服。
枳朴大黄丸:治伤食腹满烦热及伤寒后食复症①。
①伤寒后食复症:原作“伤寒后食服”,据忠信堂本改。
枳实,厚朴,大黄(酒煨),等分。
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用大栀子一个,劈破,淡豆豉三粒,水煎浓汁化下。
香葛散:治夹食伤寒,不吐利者。
香附子,紫苏叶,等分。葛根,陈皮,青皮,各减半。炙甘草,又减半。
此香附散加减也。[口父]咀,生姜、葱白引,要温服,以汗微出为度。
伤食轻者,本方去葛根、姜、葱,加小枳实一枚,重者一分。
三黄枳术丸:治伤食,乃下剂之轻者。有热者可服。
黄芩(酒炒),黄连(炒),大黄(酒煨),枳实(炒),白术各等分。
神曲糊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藿香正气散:治夹食伤寒,有吐利者。
藿香,白术(如发汗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白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苏叶,甘草。
[口父]咀,人生姜片煎,徐徐服之。
心小儿风寒外感,用推摩掐捏法亦妙。
中暑,夏月有之,其症面垢,遍身大热。自汗。烦躁不安而渴,儿不能言,但吮乳不止,是渴也。治有二法。
富贵家小儿,居高厚深凉之处,其有病也,乃静而得之,谓之中暑也。恶寒发热者,以人参白虎汤加城主之;不恶寒而发热者,人参白术汤,皆可服。热退,服调元生脉散。如有吐泄者,加味五苓散主之。乳母服清暑汤。
寻常家小儿,常在烈日之中,坐于热地之上,治于寒涧之内,其有病者,乃动而得之,为中热也。或有寒热者,或吐泻者,并以薷苓饮加减主之。
如上暑热二症,有发惊搐者,如先病热,后作搐者,辰砂五苓散和益元散主之。或先惊搐,又中暑者,以薷苓汤加减主之。
人参白虎汤:方见肺脏。
有中暑不恶寒者,只恶热而渴,加麦冬、淡竹叶,水煎,调天水散。用滑石(水飞)六钱,甘草一钱,和匀。
无汗恶寒者,加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有汗恶寒者,加枝枝、白芍药。
调元汤:见脾脏。加麦冬、五味子,乃生脉散二方合也。
清暑汤:小儿一岁内中暑,以此方调其乳母。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地、麦冬、黄连、黄芩,等分。
[口父]咀,煎,食后服。
五苓散:此治暑之要药也。方见肾脏。加朱砂。
吐泻加藿香、木瓜、砂仁。炼蜜丸,芡实大,陈皮汤化下。
有寒热,加香藿,厚朴(姜汁炒),白扁豆(炒)甘草(炒)。名薷苓汤。
有吐泄,再加藿香,木瓜。
有惊搐者,五苓散末二两,加辰砂三钱,黄芩(末)、甘草(末)各五钱,和匀,炼蜜丸,芡实大,麦冬汤下,名却暑丹。如先惊后中暑者,合香薷饮加人参、黄连、麦冬。
中湿
凡小儿喜弄冷水者、坐湿地者,名此病。
其症,头重体重,寒热往来,并宜五苓散、平胃散为主,二方合者,乃治湿之要药也。
盖五苓散治中湿、恶热如疟,小柴胡汤合服,名柴苓汤。
中温吐泻,与平胃散相合,名胃苓汤,更加砂仁、藿香、木瓜。
平胃散:治中湿体重,兼补脾胃。
苍术(米泔浸、焙),四两。厚朴(姜汁炒),陈皮,各二两。炙甘草,一两半。
每姜汤服。
本方与五苓散合泽泻、苍术八两,同茯苓白术、厚朴、陈皮等两,桂技、甘草等两,名胃苓丸,小儿要药也。
本方末半斤,加川椒末二两,和匀,别用红枣蒸取肉四两,蒜去皮,入獖猪肚内煎热,去肚不用,取蒜与枣肉共捣烂,和药令匀,为丸,酒与米饮任下,名椒术养脾丸。男女并宜服之。脏寒者最宜,忌生冷腌臜等物。
本方口父[口父]咀一料,加小红枣二百枚,蒸去核,生姜二两,和皮切,共和水五升,慢火煮干,捣作饼子,晒干,淡盐汤调服。大人小儿温养脾元,调和胃气,最良。
中湿浮肿者,胃苓汤加五皮汤主之。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即五皮汤。
中湿黄者,五苓加茵陈蒿,名茵陈五苓散。
如时行温疫,小儿得染者,用平胃散去厚朴,加苏叶、香附为末,雪水煮绿豆粉为丸,芡实大,雄黄朱砂为农,每服一丸,姜枣汤化下,面东服之,可免不正之气所中也。常用雄黄磨水,抹儿鼻孔。乳母尤宜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