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

【按语】

本篇论述五脏风寒病、积聚病及五脏死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云:“本篇所谓中风、中寒,与伤寒中之中风、中寒不同,亦与半身不遂之中风自异。”外感风寒病是风寒中经络之证。本篇五脏风寒病是风寒中脏之证。《高注金匮要略》曰:“此篇就风寒之邪中于本脏而言其轻重之不同,以补《伤寒论》中之未备也。”因五脏风寒病是外邪入侵脏腑的疑难病证,故与五脏积聚及五脏死脉合篇论述。但篇中五脏风寒未全备,缺肾中风、肾中寒及脾中寒。

积聚病,不是后世之症瘕积聚。《金匮要略论注》云:“此积非症瘕之类,亦非必有形停积。”所谓“积”有积蓄之意,是由于气、血、痰、食、水等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金匮要略正义》曰:“凡阴寒凝结,由渐而成者,俱谓之积……积在胸中,如胸痹之类是也。……积在喉中,如痰气相搏,咽中如有炙脔等是也。……积在脐旁,如绕脐腹痛之类是也。……积在心下,如胃脘寒痛之类是也。……积在少腹,如少腹寒痛之类是也。……积在气冲,如阴寒疝瘕之类是也。”篇中所论肝着、脾约、肾着三种病,既是五脏风寒病,又是积聚病。风寒是其因,积聚是其果。

五脏死脉,即《黄帝内经》中的“真脏脉”,如《金匮》的“肺死脏”即《内经》的“真肺脉”等等。《素问·玉机真脏论》:“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可见,五脏死脉皆是五脏病的危象,反映脏气已绝,故皆主死。文中所谓“浮之”即轻按,“按之”即重按。

[01]肺中风〔1〕者,口燥而喘,身运〔2〕而重,冒而肿胀。〔3〕

【注释】

〔1〕肺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肺脏引起的以气喘、头眩、身体肿胀为主症的病证。类似今之肺心病、肺脑综合征、呼吸循环衰竭。

〔2〕身运:此指头晕。

〔3〕本条论述肺中风的证候。

【译文】

肺中风的病人可出现口燥而气喘,头晕而眩冒,身肿而沉重等症。

[02]肺中寒〔1〕,吐浊涕〔2〕。

【注释】

〔1〕肺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肺脏引起的以咳吐黏稠浊痰为主症的病证。类似肺痈,即今之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2〕本条论述肺中寒的证候。浊涕,即浊痰。《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古无痰字,云唾出如涕,谓吐黏痰也。据此则浊涕即是黏痰,非鼻涕之谓也。”

【译文】

肺中寒,可出现(咳)吐黏痰之症。

[03]肺死脏〔1〕,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2〕,死。〔3〕

【注释】

〔1〕肺死脏:即肺死脉。

〔2〕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指脉象轻虚如无根之葱叶。浮之虚,即浮取(轻按)虚而无力。按之弱如葱叶,即沉取(重按)弱如葱叶之中空。《金匮今释》:“五脏之死脉,皆云浮之按之,明是轻按重按之谓。”

〔3〕本条论述肺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肺死脉是轻按虚而无力,重按则弱如葱叶(外薄中空),其下无根的脉象,此时病已危重,

[04]肝中风〔1〕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2〕,令人嗜甘。〔3〕

【注释】

〔1〕肝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肝脏引起的以头部动、胁痛、腰背弯曲为主症的病证。

〔2〕行常伛:行走弯腰曲背的症状。伛,即曲背。

〔3〕本条论述肝中风的证候。

【译文】

肝中风的病人,可出现头部不自主的常弯腰曲背,喜食甘味食物。

动,两胁疼痛,行走时

[05]肝中寒〔1〕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2〕,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3〕《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注释】

〔1〕肝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肝脏引起的以两臂不举、口舌干燥、呼吸深长、胸胁疼痛不可转侧、食后呕吐等主症的病证。

〔2〕喜太息:即“善太息”。太息,指深长的呼吸。

〔3〕本条论述肝中寒的证候。

【译文】

患肝中寒的病人,可出现两手臂抬不起,口舌干燥,经常作深长的呼吸,胸胁疼痛,身体不能转动,进食后则呕吐兼有汗出。《脉经》、《千金》说:经常盗汗,咳嗽,食后吐其汁。

[06]肝死脏〔1〕,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2〕者,死〔3〕。

【注释】

〔1〕肝死脏:即肝死脉。

〔2〕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指轻按则弱而无力,重按如绳索,时而中止不来,或弯曲如蛇行,此都是无胃气之象,是肝之真气已绝。《金匮发微》:“此云浮之弱,谓浮取之无力,重按之则如绳索之弦急,忽而中止,则弦而见代脉也。”此即心律不齐的脉象。今属于房性或室性早博。

〔3〕本条论述肝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肝死脉是轻按弱而无力,重按则如绳索,中止不来,或弯曲如蛇行(此脉为无胃气,肝之真气已绝),故病危。

[07]肝着〔1〕,其人常欲蹈其胸上〔2〕,先未苦时,但欲饮热〔3〕,旋复花汤〔4〕主之。〔5〕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皆同〔6〕。

【注释】

〔1〕肝着:中医病名。肝脏受邪,气血郁滞,着而不行引起的病证。以胸胁痞闷不舒为主症。《金匮要略心典》:“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

〔2〕常欲蹈其胸上:经常用手叩击其胸,以减轻胸闷不舒的症状。蹈,当读作“搯(tāo)”。《国语·鲁语下》“无搯膺”,韦注“搯”,叩也。

〔3〕先未苦时,但欲饮热:病初尚未感到胸闷不舒时,喜喝热水。

〔4〕旋复花汤:本条原文未见方,方见本书《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11]条。本方在此有行气活血、通阳散结的作用。本方除治肝着外,尚可治妇人半产漏下。

〔5〕本条论述肝着病的证治。

〔6〕方皆同:同,底本原作“向”,现据徐本、赵本、俞本改。

【译文】

患肝着病的病人经常以手叩击其胸部,以减轻其胸闷症状。病初尚未感到胸闷不舒时,喜喝热饮。这种病可用旋复花汤治疗。林亿等人校对各种版本,所载旋复花汤的方药都相同。

[08]心中风〔1〕者,翕翕发热〔2〕,不能起,心中饥〔3〕,食即呕吐。〔4〕

【注释】

〔1〕心中风:病证名,风邪中于心(胃)引起的以发热、嘈杂、食即呕吐为主症的病证。类似今之急性胃炎。

〔2〕翕翕发热:形容发热炽盛。翕,《说文解字》云:“盛也。”《方言》:“炽也。”

〔3〕心中饥:当是胃中饥。胃热则消谷善饥。《金匮要略论注》:“饥者,火嘈也。”由于胃中有热,故食即呕吐。《金匮要略今释》:“此条颇似半夏泻心汤之证,当是胃病。……古人多误胃病为心病,仲景亦称胃为心下,是也。”

〔4〕本条论述心中风的证候。

【译文】

心(胃)中于风,可出现高热,不能起床,胃中(嘈杂而)饥,食后即见呕吐。

[09]心中寒〔1〕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2〕。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3〕。其脉浮〔4〕者,自吐乃愈。〔5〕

【注释】

〔1〕心中寒:病证名,寒邪中于心(胃)引起的以心中懊而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苦病心如啖蒜状:胃中犹如吃大蒜那样辛辣的感觉。《金匮玉函经二注》:“其苦病如啖蒜者,正形容心中懊不得舒也。”

〔3〕蛊注:中医病名。腹中有虫引起的以心腹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说文解字》:“蛊,腹中虫也。”类似今之胆道蛔虫症。

〔4〕脉浮:在此表明病邪在上。

〔5〕本条论述心中寒的脉证。

【译文】

心中寒的病人,心中懊不舒如吃大蒜那样。剧痛发作时,胸背牵引疼痛,好像腹中有虫作怪。如果病邪在上,病人呕吐后腹中疼痛稍有减轻。

[10]心伤〔1〕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2〕,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3〕

【注释】

〔1〕心伤:中医病名。由于劳倦过度引起的以心中热痛、面赤而下半身重着为主症的病证。

〔2〕脐跳:自觉下腹内有跳动。类似今之腹主动脉搏动。

〔3〕本条论述心伤的脉证。

【译文】

心伤的病人,由于劳倦内伤,出现面赤而身体下部重着,心中痛而自觉灼热,脐腹部可出现跳动。按其脉弦,这是心脏伤所引起的。

[11]心死脏〔1〕,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2〕,死。〔3〕

【注释】

〔1〕心死脏:即心死脉。

〔2〕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轻按坚实如麻豆。麻豆,徐本作“丸豆”,即如弹丸及大豆那样坚硬。重按更见急疾不宁,类似今之心房颤动的脉象。《金匮发微》:“此云浮之实如麻豆,即以坚实言之;按之益躁疾,即以数急不见柔和言之也。”

〔3〕本条论述心死脏的脉象。

【译文】

心死脉是轻按坚实如麻豆,重按更觉躁疾不宁的搏动(是心气已绝),故病危。

[12]邪哭〔1〕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2〕,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3〕。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4〕。

【注释】

〔1〕邪哭:中医病证名,以精神失常、无故哭泣为主症的病证。《研经言》:“考古之邪,即今之‘痴’。”

〔2〕血气少者属于心:指血气虚少在脑部,犹如今之脑供血不足。

〔3〕魂魄妄行:精神失常而手足妄动。

〔4〕本条论述邪哭的证治。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互见阴阳衰少则为癫、为狂。阴阳,即上述“血气”。癫狂,病名,为精神失常一类病证,类似今之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

【译文】

邪哭,是精神不安的人,由于血气衰少。血气衰少是在心(脑),心(脑)血气虚少的人出现恐惧,闭目欲眠,梦中远行而精神失常,以致手足妄动。又由于阴阳气血衰少而出现癫狂的症状。

[13]脾中风〔1〕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2〕,皮目〔3〕而短气。〔4〕

【注释】

〔1〕脾中风:病证名,由于风邪中于脾脏而引起的以高热、腹满而重为主症的病证。

〔2〕腹中烦重:腹满而剧重。中,训为满。烦,释为剧。

〔3〕皮目:《脉经》、《千金要方》作“皮肉”。

〔4〕本条论述脾中风的证候。

【译文】

脾中风的病人,出现高热,(面赤)犹如醉酒状,腹部胀满,感觉很重,皮肉动而呼吸短促。

[14]脾死脏〔1〕,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2〕者,死。〔3〕臣亿等详〔4〕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

【注释】

〔1〕脾死脏:即脾死脉。

〔2〕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医宗金鉴》引李彣:“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藏脉见矣。复杯则内空,洁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3〕本条论述脾死脏的脉象。

〔4〕详:徐本作“计”。

【译文】

脾死脉的脉象是轻按大而坚,重按如倒扣的杯,外表坚硬而中空,其状动摇不定(躁急不宁,脾气已绝),故病危。林亿等分析五脏各有中风、中寒,而此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都不记载,因古文简乱太多,年代距今太远,没有内容可以补全。

[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相搏,大便则坚〔1〕,其脾为约〔2〕,麻子仁丸〔3〕主之〔4〕。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5〕 大黄一斤〔6〕 厚朴一尺〔7〕 杏仁一升〔8〕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9〕。以知为度。

【注释】

〔1〕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大便则坚:胃气强,是胃热气盛,由于小便数导致脾阴不足,胃强脾弱,水分偏渗膀胱,肠道失润以致出现大便坚硬。坚,《伤寒论》247条作“硬”。

〔2〕其脾为约:指脾液衰少。脾约,病名,由于脾液衰少引起大便坚硬难解的病证。《国语·楚语》:“‘不为丰约举’。韦注:‘丰,盛也;约,衰也。’”

〔3〕麻子仁丸:本方有滋阴润燥、泄热导滞的作用。

〔4〕本条论述脾约的证治。亦见《伤寒论》247条。

〔5〕一斤:《伤寒论》作“半斤”,下有“炙”字。

〔6〕大黄一斤:《伤寒论》下有“去皮”二字。

〔7〕厚朴一尺:《伤寒论》下有“炙,去皮”三字。

〔8〕杏仁一升:《伤寒论》下有“去皮尖,熬,别作脂”。

〔9〕日三:《伤寒论》下有“服,渐加”三字。

【译文】

趺阳脉(候中焦脾胃)浮而涩,脉浮是胃热气盛,脉涩是(脾阴不足)小便数,两者相并为病,则出现大便坚硬之症,这种脾液衰少的病(就是脾约),可用麻子仁丸治疗。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一斤(炙) 大黄一斤(去皮) 厚朴一尺(炙,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以上六味药,研成末,加入熬过的蜂蜜混合制成丸药,像梧桐子大。每次饮服十丸,每日三次(可渐加量),以见效为限度。

[16]肾着〔1〕之病,其人身体重〔2〕,腰中冷〔3〕,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4〕,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5〕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6〕主之。〔7〕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注释】

〔1〕肾着:中医病名,由于寒湿痹着腰部引起的以腰以下冷、痛、重为主症的病证。

〔2〕身体重:指腰部重着。

〔3〕腰中冷:指腰以下冷。中,训为“下”。

〔4〕小便自利,饮食如故:为阴性症状。饮食如故表明病不在中焦,小便自利表明不是水气病。

〔5〕腹重:即腰重。腹,俞本、《脉经》作“腰”。

〔6〕甘姜苓术汤:本方有温经散寒、健脾除湿的功效。《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方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盖病在下焦,而不在胃,故不用参也。方中苓术驱湿以渗利,甘姜温经以散寒,不须一味肾家之药。乃知肾着之称,非有邪真犯肾脏之谓也。”

〔7〕本条论述肾着病的病因及证治。

【译文】

肾着病,患这种病的人感觉腰以下重而冷,如水气病那样沉重,如坐冷水中那样寒冷。但不口渴,小便通利,饮食亦像原来那样正常,此病在身体的下部。由于劳动后出汗,穿着冷湿的衣服,时间长了,就会得病,出现腰部以下冷、痛、重,腰重如携带了五千钱那样。可用甘姜苓术汤治疗。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 白术各二两 干姜 茯苓各四两

以上四味药,用五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腰部即可暖和。

[17]肾死脏〔1〕,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2〕者,死。〔3〕

【注释】

〔1〕肾死脏:即肾死脉。

〔2〕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轻按坚实,重按则乱如展转的弹丸,躁动无常,直到尺脉亦是躁疾。《金匮发微》:“浮之坚,坚者实也,曰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是躁疾坚硬,动至尺后,而无柔和之象也。”

〔3〕本条论述肾死脏的脉象。

【译文】

肾死脉,轻按坚实,重按则乱如辗转的弹丸,躁动无常,到尺中脉也如此(这是肾气已绝),故病危。

[18]问曰:三焦竭〔1〕部,上焦竭,善噫〔2〕,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3〕,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4〕,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5〕,久则愈。〔6〕

【注释】

〔1〕三焦竭:指上、中、下三焦各部的机能衰竭。

〔2〕噫(āi):症状名,即嗳气。胃气上逆,多见于饮食之后。

〔3〕消谷:引申为消化各种食物。

〔4〕遗溺失便:即失尿、失便。遗,失也,指大小便失禁。

〔5〕不须治:是指不须治上、下焦,当从中焦着手治疗。《金匮要略正义》:“不须治下焦,但润理脾胃,久当自愈,明示后人以补中之旨矣。”

〔6〕本条论述三焦各部机能衰竭的证候及治则。

【译文】

问道:上、中、下三焦各部机能衰竭,上焦机能衰竭出现的是多噫气,这是什么原因?老师说:这是上焦受中焦的影响。由于中焦胃气不和,不能消化食物,所以出现多噫气。下焦机能衰竭出现的是大小便失禁,这是由于胃气不和,不能制约二便所引起。但不须治疗上焦、下焦(当从中焦治疗着手),慢慢地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19]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1〕;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2〕。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3〕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4〕

【注释】

〔1〕坚:指大便坚硬。

〔2〕淋秘不通:指小便淋沥涩痛及尿闭。

〔3〕大肠有寒……小肠有寒:《金匮要略述义》:“疑此条大肠小肠系于传写互错。……注家顺文解释,意不免强凑,今大小易置,其义始瞭。”

〔4〕本条论述三焦病证。

【译文】

老师说:热在上焦(肺),由于咳嗽而成肺痿;热在中焦(胃),则出现大便坚硬(而为脾约);热在下焦则出现尿血,亦可出现小便淋沥或尿闭不通。小肠有寒,多表现大便溏薄,犹如鸭粪那样;小肠有热则肠中排出黏液垢腻。大肠有寒,病人可出现脱肛、便血;有热则肛门结为痔疮。

[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1〕,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2〕。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3〕,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4〕。诸积大法,脉

来细而附骨〔5〕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6〕。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7〕

【注释】

〔1〕病有积,有聚,有谷气:《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此言腹中痛疾,大概有三:曰积,曰聚,曰谷气也。”积是久积不行,是脏病,表明病位深,病程长,病情重;聚是暂聚未散,是腑病,表明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轻;谷气是脾胃气滞引起的胁腹疼痛。

〔2〕终不移:是积病的特征,包括两方面:一指部位,腹痛有定处(固定的部位);二指时间,是持续性的疼痛。《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

〔3〕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是聚病的特征。在时间上是阵发性疼痛,在部位上是痛无定处(没有固定的部位)。《难经·五十五难》:“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4〕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按痛处则疼痛减轻,不按则疼痛复现。复发,非指病的复发,而是症状的复现。《高注金匮要略》:“复发者,指按、起而言。”

〔5〕脉来细而附骨:即细小而沉伏的脉象。

〔6〕气冲: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腹股沟经脉搏动处。在此泛指少腹下面。

〔7〕本条论述腹痛的辨证及积病的诊断。

【译文】

问道:(腹痛)病有积、聚、谷气三种原因引起,怎样鉴别呢?老师说:积病,是脏病,腹痛的部位是固定的,疼痛是持续性的。聚病,是腑病,腹痛是阵发性的,没有固定的部位,这种腹痛易治。谷气引起的胁腹疼痛,用手按痛处,疼痛会减轻,手放开则疼痛又出现。

诊断各种积病的重要方法为,脉象细小而沉伏,是积病的表现。如果这种脉象出现在寸口,积在胸中;出现在寸口稍微上面,则积在喉中。出现在关上,积在脐傍;出现在关上上面,积在心下;出现在关上稍下,积在少腹。出现在尺中,积在少腹下面。出现在左侧,积在左侧;出现在右侧,积在右侧;出现在左右两侧,积在中间。各以其部位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