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六味流气饮五十六

丹溪曰。夫十六味流气饮。乃表里气血药也。复以疏风助阳之药参入。非脉之洪、缓、迟、紧、细者不宜用。诸家往往不分经络脉症。不具时宜。但云消毒化毒。又云不退。加补气血药。此又使人不能无疑也。

卷二

论十宣散五十七

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言其常也。如疮盛形羸。邪高痛下。始热终寒。此反常故当察时下而权治。可收十全之功。此表里气血之药。若用于痈疽。初发或已发。或内托。

或身倦恶寒热少。或脉缓涩。或弦。或紧细。宜用之散风寒以助阳。乃始热终寒之变也。若施于积热 毒。更不分经络时宜。不能不无惧也。

丹溪曰。精要谓治未成也速散。已成者速溃。若用于轻小症候。与冬月时令。尽有内托。冬月肿疡。用之亦可转重就轻。移深于浅。夏月溃疡用之。其桂朴之温散。佐以防风、白芷。虽有参、 。亦难倚仗。世人用此不问是痈是疽。是冬是夏。无经络。无前后。如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危哉。又曰。燥血泻气药太多。涉虚者勿轻用。一士背臀腿节次生疽。率用五香连翘汤、十宣散。致不救。一人年六十。好酒肉。背疽。与独参膏十五六斤而愈。若用十宣。宁保无危。

卷二

论内托散五十八

精要谓一日至三日进十数服。防毒瓦斯攻脏腑。名护心散。切详绿豆解丹毒。又言治石毒甘入阳明。性寒能补为君。以乳香去恶毒。入少阴。性温善窜为佐。甘草性缓。解五金八石及百药毒为使。想此方专为服丹石发疽者。设不因丹石而发疽。恐非必用之剂。

丹溪曰。痈疽因积毒在脏腑。非一朝一夕。治当先助气壮胃。使本根坚固。而以行经活佐。参以经络时令。使毒外发。施治之。早。可以内消。此乃内托之本意。(又云)内托散性冷。治呕有降火之理。若夫老年者病深。诸症备者。体虚者。绿豆虽补。将有不胜重任之患一妇年七十。形实性急。好酒。冬病脑疽。与麻黄桂枝汤而愈。此亦内托。岂必皆冷药

卷二

论神仙追毒丸五十九

精要曰。初成脓宜烙。得脓利为效。亦服追毒丸。

丹溪曰。追毒丸下积取毒之药。决无取脓之效。今用烙而得脓。若在里而血气实。则脓。如托不出。何不以和气活血药。佐以参 补剂。使脓托出也。其方用五倍子。消毒杀虫解风为君。山慈菇、千金子、大戟、皆驱逐走泄为臣。佐以麝香升散。用之以治痈疽。实非所宜。果见脏腑有积毒。或异虫缠滞深固而体气不虚者。亦是快药、但戒勿轻用耳。

卷二

论独胜散六十

谓痈疽皆绿气滞血凝。或因怒气所致。用香附子去毛。以生姜汁淹一夕。研干为末。白汤调服二钱。无时。

丹溪曰。本方谓疽后常服。半年尤效。此皆施于体实气郁之人也。

一人浓味气郁。形实性重。年近六十。背疽。医与他药皆不行。惟饮香附米甚快。始终只此一味而安此千百而一二。

卷二

论柞木饮子六十一

干柞木叶(四两半) 干荷叶中心蒂 干萱草根甘草节 地榆(各一两) 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碗。分二服。早晚各一服。未成者自消。脓者自干。

丹溪曰。荷蒂去恶血。萱根下水。解毒。利胸膈。柞木有芒刺。能驱逐。地榆主下焦血病。轻小症候。或可以为防托。

卷二

论阿胶饮子六十二

(蜡矾丸 国老膏 远志酒)

丹溪曰。阿胶饮子以牛胶属金属土。补肺气。实大肠。壮胃止泄。黄蜡丸以蜡味甘淡。

实大肠。补而难化。

国老膏以甘草化毒行经。远志酒、忍冬酒皆有补性。归心归血。用之颇切。善用者以之配入肿疡之散。结溃疡之补虚。亦奏捷效。

卷二

论六味车螯散六十三

车螯(四个黄泥 红。出火毒。研末) 栝蒌仁(新瓦上。炒令香。) 甘草节(二钱。炒灯草(三十茎。) 上除车螯为粗末。作一服。用酒二碗。煎耗半碗。去渣。入蜜一大匙和匀。调车螯末二钱。腻粉少许。空心温服。取下恶物。

丹溪曰。车螯散一以轻粉为佐。一以灯心为佐。其散肿消毒下积。安详稳重。轻小症候。亦可仗之。

卷二

论飞龙夺命丹六十四

飞龙夺命丹 治疔疮恶肿。初发或发而黑陷。毒瓦斯内陷者。

丹溪曰。世多用之。香窜燥毒之剂。无经不至。故能宣泄。备汗、吐、下三法。病因食禽畜毒发。及疮脉沉、紧、细、数。蕴毒在里。并湿毒。用之神效若大热大渴。毒瓦斯 发而脉浮洪在表。及膏粱积热之人。未宜轻举。

卷二

论加味十全汤六十五

凡治痈疽后。补血气。进饮食。实为切要。盖脓血出多。阴阳两虚。此药可以回生起死其不分经络时令。须在识者触而长之。今医以肿平痛宽。遂以为安。漫不加省。往往于结痂后两三月或半年。虚证乃见。医者不察。而加补养之功。因而转成他病者多矣。一人因脚弱。详见后条。

卷二

论五香汤六十六

精要云。大凡痈疽不可舍五香汤。

丹溪曰。吾不知良甫之时。有许多大府秘坚。病气郁塞。若是之顽浓。可以骤散而大下。亦当开陈时之先后。症之可否。庶乎后人不敢孟浪杀人。殊不知此小寒热。或者由其气血不和而然。便以为外感而行表散。害人最速。

卷二

论防风通圣散六十七

此表里气血药也。治一切风毒。积热疮肿。脉候弦、洪、实、数、浮、紧。气血盛实者丹溪曰。秘传以是方加人参、黄 、苍术、赤茯苓、金银花。名消肿托里散。虽以参、主。复云人参无亦可。则又不能无疑而难用也。且临症加减。须较表里。如表症多者。当从此方以辛甘为主散之也。里症多者。须当从变。

卷二

论大黄六十八

精要云。大黄宣热散毒。治痈疽要药。痈疽始作。皆须大黄等汤极转利之。排日不废。

又曰。疮疽泄利。皆是恶候。

丹溪曰。此皆不能使人无疑。借曰用大黄。恐因大府秘而病体实。有积热沉痼者发也。

破结导滞。推令转动而已。岂可谓极转利之。而且排日不废耶若下利之后。又与利药。恐非防微杜渐之意。疮之始作。肿在肌肉。若非大满大坚实之症。自当行仲景发表之法。借五香汤为例。散之于外可也。何必遽用峻下之药。夺其里哉。或曰。痈疽用大黄走泄以去毒。孙真人尝言之。良甫祖述其说耳。曰。孙以盛名行奇术于公卿间者。良甫宋人。若其交游亦皆公卿之家。肉食之辈。固皆捷效。今不分贫富苦乐。一概用之宁免孟浪之过乎。况有心劳而虚者。忧怒而虚者。强力劳动而虚者。大醉饱而虚者。皆气少而涩。血少而浊。生疽固是难治。若大府秘而稍安谷。甘淡薄而守戒律。犹为可治。不免尚费调补。苟因旬日半月。大府秘实。不知亦有其气不降而然者。便以为实而行大黄。岂不杀人。

卷二

论白蜡六十九

白蜡禀收敛坚凝之气。外科要药。生肌止痛。接骨续筋。补虚用合欢树皮。同入长肉膏。有神效。但未试其可服否。合欢皮尝服之验矣。

卷二

论蓖麻子七十

(附皂角刺 神异膏 麦饭石膏)

蓖麻子性善收。能追脓取毒。亦要药也。皂角刺治痈疽未破已破。能钻引至渍处。神异说膏药方甚多。神效无出于此。麦饭石膏脓溃后围疮口。一说内冷恶寒不(注:“不”下疑

卷二

论流气饮十宣散七十一

夫气血凝滞。多因营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各经气血多少。心包络、膀胱、小肠、肝经。多血少气。三焦、胆、肾、心、脾、肺。少血多气。人年四十以上。阴血日衰。若于血少经分而病痈肿。或脉症不足。当以补接为主。

丹溪曰。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表散为主。乃补气血药而加之以行散之剂。非专攻之谓或者肿 痛甚。烦躁脉大。其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虽溃疡亦不可用也。凡患者须分经络、血气、地部远近、年岁老幼、禀气虚实。及七情所感、时令所宜而治之。常见以流气、十宣散二药。概治结肿之症。以致取败者多矣。

大抵症有主末。治有权宜。治其主则末病自退。用其权则不拘于时。泥于守常。必致危甚。况杂用攻剂。动扰各经。故丹溪云。凡疮发于一经。只当求责本经。不可干扰余经

卷二

论败毒散流气饮七十二

凡治疮疡。不审元气虚实。病在表里。便服败毒流气等药。盖败毒散。发表药也。果有。止宜一二服。多则元气损。毒愈盛。虽有人参亦莫能补。流气饮耗血药也。果气结胸满。

只宜二三服。多则血反致败。虽有芎、归。亦难倚仗。丹溪曰。此不系膏粱丹毒之变。因虚劳气郁所故也。

卷二

蜡矾丸七十三

一人肩患毒。肿硬作痛。恶症迭见。用矾末三钱糊丸。以葱白七茎煎汤调下。肿痛悉退矾末葱汤调下。因末难服。故以蜡为丸。一方士治疮疽。不问肿溃。先用此药二三服。后用消毒药甚效。常治刍荛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里亦愈。盖止热毒为患。血气不亏。故用多效若金石毒药发疽者。尤效。以矾能解金石之毒也。一方用矾末五钱。朱砂五分。热酒下。

亦效此药托里固内、止泄、解毒、排脓。不动脏腑。不伤气血。有益无损。其药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处不可不知此方。或虫犬所伤。溶化热涂患处。更以热酒调末服皆效。

卷二

汗之则疮已七十四

东垣曰。其疮外有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饮食如故。清便自调。知不在里。非也。小则为疖。大则为痈。其邪所受于下。风湿之地气。自外而来。侵于身也。经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元气不足。营气逆行。其疮初出。

未有传变。在于肌肉之上。皮肤之间。只为风热六经所行经络地分出矣。宜泄其风湿热疮之情势。亦旧然高起。结硬作痛。此疮自外而入。其脉只在左手。左手主表。左寸外洪缓。左关洪缓而弦是客邪客于血脉之上。皮肤之间。宜急发汗而通其荣卫。则邪气出矣。托里荣卫汤此足太阳药表里气血之剂。

黄 红花 桂枝(各五钱) 苍术(三钱) 柴胡 连翘(各二钱) 羌活 防风 归身甘草(炙) 黄芩(各半钱) 人参(一钱)

上锉。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

卷二

论须针决七十五

凡疮不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脓者补而成之。使不内攻。脓成宜及时针之。若畏痛而不肯。又有恐伤良肉而不肯针。殊不知疮虽发于肉薄之处。若脓成。其肿亦高寸余。疮皮又浓分许。用针深不过二分。若发于背。肿高必有三四寸。针入止于寸许。况患处肉已坏矣。何痛之有。何伤之虑。怯弱之人。及患附骨疽。待脓自通。必致大溃不能收敛。血气沥尽而亡者

卷二

论痛七十六

上部脉数实而痛者。宜降火。

上部脉数虚而痛者。宜滋阴降火为主。

尺部脉数而作渴者。滋阴降火。如四物加黄柏、知母。

大抵疮之寒热虚实。皆能为痛。热毒痛者。药用寒凉折之。寒邪痛者。药用温热散之。

痛者除风。因湿痛者导湿。燥而痛者润之。塞而痛者通之。虚而痛者补之。实而痛者泄之。

脓郁而闭者开之。恶肉侵蚀者去之。阴阳不和者调之。经络闭涩者利之。慎勿概用寒凉之药。盖血脉喜温而恶寒。若冷气入里。血即凝滞。反难瘥矣。又曰。大抵疮疽之症虽发疼痛。

情势高硕。烦渴不宁。脉若有力。饮食颇进。可保无虞。其脓一溃。诸症悉退。多有因脓不得外泄以致疼痛。若用败毒寒药攻之。反致悟事。若有脓急针之。脓出痛止。脓未成而热毒作痛。用解毒之药。亦有腐烂尺余者。若无恶症。投以大补之剂。肉最易生。亦无所妨。

卷二

论痈疽虚实七十七

疮疡之症。五善之中见一二善症者可治。七恶之内见一二恶症者难治。若虚中见恶症者。实中无恶者自愈。此症虽云属火。未有不由阴虚而致者。故经云督经虚从脑出。膀胱经虚从背出。岂可专泥于火而用苦寒药治。夫苦寒之药。虽治阳症。尤当分表里、虚实、次第、时宜。岂可始末悉用之。

凡疮肿坚而不泽。(不泽。不光泽而色夭)坚如牛领之皮。疮头如粟。脉洪大。按之则涩。此精气已绝。不治亦死。

凡痈疽之作。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非独荣气壅塞而发。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假于喉舌者心之毒。皮毛者肺之毒。肌肉者脾之毒。骨髓者肾之毒。发于下者阴中之毒。发于上者阳中之毒。外者六腑之毒。内者五脏之毒。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感于六腑者易治。感于五脏者则难治也。

发背、脑疽、大疔、悬痈、脱疽、脚发之类。皆由膏粱浓味。尽力房劳。七情六淫。或补药。精虚气耗所致。非独因荣卫凝滞而生也。必灸之以拔其毒。更辨其因。及察邪在脏腑之异、虚实之殊而治之。庶无误也。凡大痈疽。藉气血为主。若塌而不起。或溃而不腐。或不收敛。及脓少。或清。皆气血虚也。宜大补之。最忌攻伐之剂。亦有脓反多者。乃气血虚不能禁止也。若溃后发热作渴。脉大而脓愈多。属真气虚邪气实也。俱不治。常见气血充实之人。患疮皆肿高。色赤。易腐溃而脓且稠。又易收敛。怯弱之人多不起。发不腐溃。及难收敛。若不审察。妄投攻剂。虚虚之祸不免矣。

大抵疮之始作。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脓退肌宽。痛必渐减。

元太医令。)疮疽之症。有脏腑气血。上下真邪。虚实不同也。不可不辨。如肿起坚硬脓稠者实也。肿下软慢脓稀者虚也。泻利肠鸣。饮食不入。呕吐无时。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时难。大便滑利。声音不出。精神不爽。悉脏腑虚也。大便硬。小便涩。饮食如故。腹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口苦咽干。烦躁多渴。身热脉大。精神昏塞。悉脏腑实也。凡诸疮疽。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虚也。肿起色赤。寒热疼痛。皮肤壮热。脓水稠粘。头目昏重。气血实也。头痛鼻塞。目赤心惊。咽喉不利。口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切牙者。上实也。精滑不禁。大便自利。腰脚沉重。睡卧不能者。下虚也。肩头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 。食不知味。音嘶色。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肿 尤甚。痛不可近。多日不溃。寒热往来。大便秘涩。小便如淋。心神烦闷。惚恍不宁者。邪气实也。又曰。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又曰。其脉洪大而数者实也。微细而软者虚也。虚则补之。和其气血托里也。实则泻之。疏利而导其气。内经谓血实则决之。气虚则掣引之。

溃疡虽有表症。发热宜以托里药为主。佐以表散之剂。

卷二

论附骨疽七十八

疽乃流注之败症也。如用凉药。则内伤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气受伤。饮食必肌肉不生。血为脉络。血既受冰。则血气不旺而愈滞。宜用理脾。脾健则肉自生。血气自运行矣。又曰。白虎飞尸。留连周期。或展转数岁。冷毒朽骨出尽自愈。若附骨腐者可痊。正骨腐则为终身废疾矣。有毒自手足或头面肿起。或兼疼痛。止至颈项骨节去处。如 疡贯珠此风湿流气之症也。宜加减小续命汤、独活寄生汤主之。有两膝肿痛起。或至遍身骨疼痛者。此风湿痹。又名 节风。宜附子八物汤。又有结核在项腋或两胯软肉处。名曰 痈。属冷症也。又有小儿宿痰失道。致结核于项颈、臂膊、胸背之处。亦冷症也。俱用热药敷贴。

以上诸症。皆原于肾。肾主骨。肾虚则骨冷而为患也。所谓骨疽皆起于肾。亦以其根于此也。故用大附子以补肾气。肾实则骨有生气。而疽不附骨矣。

卷二

论疮疽所致之由七十九

若气血充实。经络通畅。决无患者。若气血素亏。或七情所伤。经络郁结。或腠理不密。六淫外浸。隧道壅塞。

医者须当察其所由。辨其虚实。庶不误人。

卷二

论痈可治不可治八十

发背、脑疽、脱疽、肿痛赤色。水衰火旺之色。尚可治。若黑或紫。火极以水之象也。

乃肾水已竭。精气已涸。决不治。

凡肿不高。色不赤。不 痛。脉无力。不饮食。肿不溃。腐不烂。脓水清。或多而不止肉不生。属元气虚也。皆难治。宜峻补之。或脓血既泄。肿痛尤甚。脓水败臭。烦躁时嗽。

腹痛渴甚。泄利无度。小便如淋。乃恶症也。皆不治。

未成脓不灸。脓熟不开。腐不取。多致不救。

肿而一日至四五日未成脓而痛者。宜灸至不痛。灸而不痛或麻木者。明灸之。

肿硬不作脓。或痛或不痛。或微痛。或疮头如黍者。灸之尤效。亦有数日色尚微赤。肿尚不起痛不甚。脓不作者。尤宜多灸。勿拘日期。更服甘温托里药。切忌寒凉之剂。

瘀肉不腐。桑柴火灸之。

脉数发热而痛者。发于阳也。可治。脉不数。不热不痛者。发于阴也。难治。不痛最恶。不可视为常疾。此症不可不痛。不可大痛烦闷者不治。

卷二

肿疡八十一

肿高 痛脉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如内托复煎散。

肿硬痛深脉沉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如黄连内疏汤。仙方活命饮。苦参丸。

外无 肿。内则便利调和者。邪在经络也。宜调和荣卫。如托里荣卫汤。白芷升麻辈。

痛燥烦。或咽干作渴者。宜降火。如黄连解毒汤。

痛发热。或拘急。或头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如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辈。

大痛或不痛者。邪气实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如仙方活命饮。

烦躁饮冷 痛脉数者。邪在上也。宜清之。如清凉饮。或金银花散。

恶寒而不溃者。气实兼寒邪也。宜宣而补之。如十宣散。

痛发热。汗多。大渴。便秘。谵语者。结阳症也。宜下之。如黄连内疏汤。破棺丹辈不作脓或熟而不溃者。虚也。宜补之。如补中益气汤。八物汤。十全大补汤辈。

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

肿痛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宜解之。如仙方活命饮。

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如清心汤。或防风通胜散加黄连。

不作脓。或不溃。及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如托里消毒散。疮后当调养。

患后当调养。若瘰 流注之症。尤当补益。否则更患他症矣。必难措治。慎之。蜡矾丸。败毒散。流气饮。

卷二

溃疡八十二

脓熟不溃者。阳气虚也。宜补之。如圣愈汤。

瘀肉不腐者。宜大补阳气。更以桑柴火灸之。如参 归术。

脓清或不敛者。气血俱虚。宜大补。如八物汤。

溃后食少无睡。或发热者。虚也。宜补之。如内补黄 汤。

倦怠懒言。食少不睡者。虚也。宜补之。如黄 人参汤。

寒气袭于疮口。不敛。或陷下不敛者。温补之。如十全大补汤。

脉大无力。或涩微。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峻补之。如十全大补汤。

出血或脓多烦躁不眠者。乃亡阳也。急补之。脓多或清者。血气俱虚也。宜峻补之。

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健脾胃。如六君子汤。

脓清补之不应及不痛。或木闷及坚硬者。俱不治。

卷二

溃疡作痛八十三

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

凡脓溃之后。脉涩迟缓者易愈。以其有胃气故也。脉细而沉时直者。里虚欲变症也。若痛尚未痊。洪滑粗散者难疗。以正气虚邪气实也。

脉数虚而痛者属虚火。宜滋阴。如托里散加生地黄。

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也。宜泄之。

脉实便秘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如清凉饮。

脉涩而痛者。气血虚寒也。温补之。如定痛托里散。

若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或作胀痛者。宜用针引之。或用利刀。剪之。腐肉堵塞者去之

卷二

溃疡发热八十四

脉浮或弱。而热或恶寒者。阳气虚也。宜补气。如补中益气汤。

脉涩而热者。血虚也。宜补血。如四物汤。人参养荣汤。

午前热补气为主。如四君子汤。

午后热者补血为主,如四物汤。

脉浮数发热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如补中益气汤。

脉沉数发热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

东垣云。发热恶热。不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干非白虎汤症也。此血虚发热。宜用当归补血汤。又有火郁而热者。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以泄火补水。

脓血大泄。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

凡痈大溃发热恶寒。皆属气血虚甚。若左手脉不足者。补血药当多于补气药。右手脉不足者。补气药当多于补血药。切不可发表。

附余诸症十五条。

卷二

论寒热八十五

大抵七情皆能动火。各经之热亦异。当分治之。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则发热烦躁。夜亦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峻补其阴。王注曰。病热而脉数。按之不动。乃寒盛格阳。非热也。形症是寒。按之而脉鼓。击于指下而盛者。此为热盛拒阴。非寒也。伤寒论曰。

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日晡热甚。乃皮毛之热。其症必见喘咳。寒热轻者泻白散。重者凉膈散。地骨皮散。心热者。微按至皮肤之下则热少。加力按之则不热。是热在血脉也。其症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朱砂安神丸。脾热者。

轻按之不热。重按之亦不热。不轻不重。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无气以动。泻黄散。肝热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热。寅卯时间尤甚。其脉弦。四肢满闷。便难。转筋。多怒。多惊。四肢困热。筋痿不能起于床。泻青丸。柴胡引子。

肾热者。重手按至骨分。其热蒸手如火。其人骨苏苏如虫蚀。其骨困热不任。亦不能起于床。滋肾丸主之。徐用诚云。面热者。足阳明。

口中热如胶。足少阴。口热舌干。足少阴。耳前热。手太阳。掌中热。手厥阴。少阴。

太阴。足下热而痛。足少阴。足外热。足少阳。身热肤痛。手少阴。身前热。足阳明。洒淅寒热。手太阴。肩上热。肩似拔。手太阳。中热而喘。足少阴。肩背热。及足小指外 胫踝后。皆属足太阳。一身尽热。狂而妄闻妄见妄言。足阳明。热而筋纵缓不收。足痿。足阳明。厥阴。手少阴。

溪曰。恶寒者。卫气虚衰不能温。分肉实表而恶寒者。又有上焦之邪。隔绝营卫。不能出表而恶寒者。东垣云。昼则恶寒。夜则安静。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夜则恶寒。昼亦恶寒。是重阴无阳也。当急泻其阴。峻补其阳。

卷二

七情所伤八十六

经云。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脊难以俯仰也。七情所伤。气血所损之症也。当先滋养血气。

卷二

论精血八十七

夫月水之为物。乃手太阳手少阴二经主之。此二经相为表里。在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络之余气。苟外无六淫所侵。内无七情所伤。脾胃之气壮。则冲任之气盛。故为月水。适时而至。然面色痿黄。四肢消瘦。发热口干。月水过期且少。乃阴血不足也。非有余瘀 之症。宜以滋养血气之剂。徐而培之。则经气盛而经水自根据期而下。

又云。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溃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难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

又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又曰。夫人之生以血气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世有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当。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何以致然。盖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也。火既受病。不能营养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虚则金气亏。故发嗽。嗽既作。水气绝。故四肢干。木气不充。故多怒。鬓发焦。筋骨痿。俟五脏传遍。故卒不能死。然终死矣。此一种于劳中最难治。盖病起于五脏之中。无有已期。药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接。如此则可得九死一生。

又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凉剂。医家多以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血得热则行。冷则凝。(养生必用方)言之甚详。此说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疼。日渐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此由阴虚血弱。阳往乘之。少水不能灭盛火。火逼水涸亡津液。当养血益阴。慎勿以毒药通之。毒药 悍。甚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惟宜柏子仁丸、泽兰丸。

卷二

论水肿八十八

月水不通。久则血结于内。生块变为血瘕。亦作血 。血水相并。壅塞不通。脾胃虚弱为水肿。所以然者。脾候身之肌肉象于土。土主克水。水血既并脾气衰弱。不能克消。致水气流溢。浸渍肌肉。故肿满也。观此岂宜用克伐之剂。

卷二

论妇人病八十九

妇人情性执滞不能宽解。多被七情所伤。遂致遍身作痛。或肢节肿痛。或气填胸满。或核塞喉。咽吐不出。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呕逆恶心。甚者渴闷欲绝。产妇多有此症。

宜服四七汤。先调滞气。更以养血之药。若因思忧致小便白浊者。用此药吞青州白丸子。屡

卷二

论妇人热劳九十

妇人热劳者。由心肺壅热。伤于气血。气血不调。脏腑壅滞。热毒内积。不得宣通之所。其候。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神昏。四肢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神思昏沉。嗜卧少寐。饮食无味。身体酸疼。或时心怔。或时盗汗。肌肤日渐消瘦。故名热劳也。

卷二

自汗忌利小便九十一

自汗。小便少。不可以药利之。既已自汗。则津液外亡。小便自少。若利之则荣卫枯竭。

无以制火。烦热愈甚。当俟热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症乃阳明经。大忌利小便。

卷二

论下血九十二

下血服凉血药不应。必因中气虚。不能摄血。非补中升阳之药不能愈。切忌寒凉之剂。

伤湿热之食成肠癖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脉弦绝涩者难治。滑大柔和者易治

卷二

论血崩九十三

妇人崩中。由脏腑伤损冲任二脉。血气俱虚故也。二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内营脏腑。若气血调适。经下根据时。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治宜大补气血之药。以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补阴泻阳。经自止矣。

卷二

论治病不可责效太速九十四

凡治病。若患者责效太速。及不戒七情。或药不分经络虚实。俱难治。

卷二

论寡妇病九十五

寡妇之病。自古未有言者。惟仓公与褚澄略而论及。寡者言师尼丧夫之妇。独居无阳。

子而不可得。是以郁悒而成病也。夫处闺门。欲心萌而未遂。致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则为劳。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 。瘦瘠等症。皆寡之。诊其脉。独肝脉弦出寸口而上鱼际。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是也。

卷二

论痿与柔风脚气相类九十六

人身有皮毛、血脉、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其形。内则有心、肝、脾、肺、肾以主之。

情妄用喜、怒、劳、佚。致五内精血虚耗。使皮血筋骨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 。状与柔风、脚气相类。柔风脚气皆外所因。痿则五内不足之所致也。

卷二

论病犯不治九十七

饮食不为肌肤。水谷不能运化。精微灌溉脏腑。周身百脉。神将何根据。故气短而促。真也。怠惰嗜卧。脾气衰也。小便不禁。膀胱不藏也。时有燥热。心下虚痞。胃气不能上荣也。恍惚健忘神明乱也。犯此数者。病皆不治。

卷二

论脚气九十八

若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则胃气不能施行。脾气不能四布。故下流乘其肝肾之虚。以肿。加之房事不节。阳虚阴盛。遂成脚气。亦有内伤食。脾胃之气有亏。不能上升。则下注为脚气者。宜用东垣开结导引丸开导。引水运化脾气。如脾气虚。湿气壅遏不通。致面目发肿或痛者。宜用导滞通经汤以疏导之。脚气由肾虚而生。然妇人亦有病脚气者。乃因血海虚而七情所感。遂成斯疾。今妇人病此亦众。则知妇人以血海虚而得之。与男子肾虚类也。男女用药同无异。更当兼治七情。无不效也。脚气虽云肿有浅深。感有轻重。其所受皆因真气虚弱。邪气得以深袭。若真气壮实。邪气焉能为患耶。故附骨疽及鹤膝风症。肾虚者多患之。前人用附子者。以温补肾气。而又能行药势。散寒邪也。

凡湿痰湿热。或死血流注关节。非辛温之剂。开发腠理。流通隧道。使气行血和。焉能。但人谓附子有毒、多不肯服。若用童便炮制。何毒之有。况不常服。何足为虑。予中气不足。以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服之三年。何见其毒也。经云。有是病用是药也。故大防风汤、活络丹。治脚气、鹤膝风症。多效。

活络丹 夫病深伏在内。非此药莫能通达。但近代始云此药引风入骨。如油入面之说。

故后人多不肯服。

大抵有是病用是药。岂可泥此。以致难瘥。

卷二

论表虚及小便多少肺痈肺痿九十九

经曰。肺内主气。外司。皮毛。若肺气虚则腠理不密。皮毛不泽。肺受伤则皮毛错纵。

肺痈。肺痿。肠痈。必致皮毛如此。以其气不能荣养而然也。亦有服表药。见邪不解。又复发表。殊不知邪不解者。非邪不能解。多因腠理不密而邪复入也。专用发表则腠理愈虚。邪愈易入。反为败症矣。宜胗其脉。邪在表者。止当和解而实腠理。乘虚复入者。亦当和解。

兼实腠理。故用托里益气之药。若小便赤涩为肺热所传。小便短少为肺气虚盖肺为母。肾为子。母虚不能生子故也。亦有小便频数者。亦为肺虚不能约制耳。大抵劳伤血气。则腠理不密。风邪乘肺。虚风热相抟。郁滞结不散。以致喘嗽。若误汗下过度。则津液重亡。遂成肺痈、肺痿之症矣。

桷按以上一十五条。原系后病案中互发挥者。虽非外科。以其议论有切于杂症。不敢脱略。故采附诸论之后。俾学人以便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