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复省汤

昏厥复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具有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之功效。主治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出处 《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
功能 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
主治 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处方

玳瑁片3g,珍珠母30g(先下),辰麦冬9g,寒水石30g,蛇含石30g,朱茯神12g,天竺黄9g,陈胆星9g,川雅连2.4g,远志肉4.5g,干菖蒲4.5g,活磁石30g(先下),白金丸9g(吞服)。

功能主治

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主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临床应用

发作性昏厥:周某某,男,65岁,职员。患者以往有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有尿失禁史。神经内科诊断为发作性昏厥。近两月来昏厥两次,发作时意识丧失,小便自遗,每次约1分钟,自觉胸中痞闷,心悸怔仲,口渴欲饮,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来细弦带数。恙有痰热内蕴,肝阳上亢,心阴不足,神不守舍之象。投以“昏厥复省汤”7剂后,昏厥头晕未作。后随证加减治疗近两月而停药,随访年余未发。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
《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昏厥复省汤

组成

玳瑁片3克,珍珠母30克(先下)辰麦冬9克,寒水石30克,蛇含石30克,朱茯神12克,天竺黄9克,陈胆星9克,川雅连2.4克,远志肉4.5克,干菖蒲4.5克,活磁石30克(先下),白金丸9克(吞服)。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

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

主治

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重要文献摘要

《千家妙方》:“中医辨证: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治法:首拟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继用益气调脾清营泄热,佐以宁心安神。方名:昏厥复省汤。处方:玳片3克珍珠母30克(先下),辰麦冬9克,寒水石30克,蛇含石30克,殊茯神12克,天竺黄9克,陈胆星9克,川雅连2.4克,远志肉4.5克,干菖蒲4.5克,活磁石30克(先下),白金丸9克(吞服)。水煎服,每日一剂。周×x,男,65岁,职员。患者30年前有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有尿失禁史,每次发作约一分钟左右。以往有类似发作史。在发病前自觉头晕眼花,发作后有胸闷心悸症状。神经内科诊断为发作性昏厥,转中医科诊治。初诊:1979年2月7日,病人近两月来昏厥两次,发作时意识丧失,小便自遗,每次约一分钟。自觉胸中痞闷,心悸证忡,口渴欲饮,心烦少寝,舌红苔薄,脉来细弦带数。恙有痰热内蕴,肝阳上亢,心阴不足,神不守舍之象,首拟平肝泄热,清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之品。投以“昏厥复省汤”。1979年2月14日二诊:服药七剂,一周来未有头晕、昏厥、遗尿现象,而夜寐欠酣,梦多、口渴、心烦、波黄、便结、舌尖红、苔少、脉仍细数。再拟上方7剂而去天竺黄、陈胆星、干菖蒲,加半夏4.5克,竹叶4.5克,莲子芯4.5克。1979年3月3日三诊:近两周昏厥未作,口渴心烦改善,大便转润,惟心悸、怔忡仍见,夜寝梦扰,神疲肢倦,纳食无味,舌质红,苔薄,脉濡细带数。乃为肝阳初平,痰热未清,心脾气阴两虚之候。再拟前法参入调牌养心之味以培本。处方为:珍珠母30克麦冬9克生地12克川连1.5克竹叶4.5克党参12克丹参10克白术芍各10克炙甘草4.5克柏子仁10克碟茯苓12克远志4.5克磁石30克(先煎)10剂。另:白金丸90克,每晨温开水送服9克。1979年3月15日四诊:头晕得止,昏厥未见(血压132/78mmHg),纳可便调,梦亦少,心错善饥,胃中有灼热感,舌脉如前。再拟上方而去川连、竹叶,加石斛12克,知母10克,10剂。药物服完,诸恙均平,再随症加减,先后共服40余剂,停药观察,随访年余,旧病未发,身体康复。按:本病属中医的“晕厥”范畴,临床症状以眩晕眼花开始,继而昏厥,苏醒后自觉胸闷,心悸,结合舌脉及血压偏高等进行分析,恙由肝阳偏胜,气滞血逆,痰随气升,蒙蔽清窍,这与患者平时沉默寡言,情志抑郁,精神刺激有关。本病直接影响心肝二脏,盖心主藏神,肝主藏魂,阴血不足,心肝失养,神魂无依所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始用平肝泄热,镇心定惊及豁痰启窍之剂,头晕昏厥即止,继用益气健脾育阴养心以培其本病告痊愈。上方乃以《和剂局方》的至宝丹,《圣惠方》的返魂丹,及真珠母丸,白金丸等加减化裁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