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龙胆泻肝汤

加减龙胆泻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发挥》卷七。主治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痈肿痛,小便赤涩,或溃烂不愈;又治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涩滞,或睾丸悬挂;肝经湿热,两拗肿痛,或小便涩滞;肝经湿热,下部肿焮作痛,小便涩滞,阴挺如菌,或出物如虫;气郁热腋气,及腋下多汗。
出处 《外科发挥》卷七
主治 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痈肿痛,小便赤涩,或溃烂不愈;又治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涩滞,或睾丸悬挂;肝经湿热,两拗肿痛,或小便涩滞;肝经湿热,下部肿焮作痛,小便涩滞,阴挺如菌,或出物如虫;气郁热腋气,及腋下多汗

《外科发挥》卷七:加减龙胆泻肝汤

别名

加味龙胆汤、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酒拌炒黄)1钱,泽泻1钱,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生地黄(酒拌)5分,当归尾(酒拌)5分,山栀(炒)5分,黄芩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

用法用量

加味龙胆汤(《外科枢要》卷四)、龙胆泻肝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加味龙胆泻肝汤”。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泻肝而兼导赤,泻其子也;泻肝而用利水,肝主疏泄也,龙胆、山栀,假以降火;当归生地,以滋肝阴;生甘草缓肝之急;炒黄芩助肝之气。

摘录
《外科发挥》卷七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3钱,青连翘5钱,干生地5钱,车前子4钱,淡黄芩3钱,生栀子3钱,粉丹皮3钱,泽泻2钱,苦木通3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

泄肝胆火,清利湿热。主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缠腰火丹),亚急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皮炎等。

用法用量

若热盛,伴有高烧者,加生玳瑁2至4钱,或加羚羊、犀角1至2分,或用生石膏2至3两煎水煮药;皮肤潮红明显者,加大黄1至3钱;痒明显者,加白鲜皮1两;若内有湿滞、食滞者,加枳壳2钱。

各家论述

方中胆草、黄芩泻肝胆火;连翘,栀子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生甘草清热通利除湿。

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2钱,黄芩1钱半,栀子1钱半,泽泻1钱,木通2钱,车前仁1钱半,当归1钱。

功能主治

清肝泻热渗湿。主肝郁气滞兼有湿热,以致妊娠腹痛,头目昏眩,胁痛耳聋(或耳鸣),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少腹作痛有热感,小便短黄,阴道流浊带,并感疼痛者。

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龙胆泻肝汤

处方

胆草2钱,黄芩2钱,栀子2钱,白芍3钱,红泽兰5钱,丹皮3钱,鳖甲3钱,牛膝2钱,茅根5钱。

功能主治

清肝泻热。主因肝热所致倒经。经期提前量少,甚或停闭不行,经前或经期常吐血,头晕耳鸣,时发潮热,心烦口燥,唇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有潮热,加青蒿3钱。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减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酒拌炒黄)、泽泻各一钱,车前子(炒)、木通生地黄(酒拌)、当归尾(酒拌)、山栀(炒)、黄芩甘草各五分。

用法用量

上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主治

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

1.《外科发挥》: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痈肿痛,小便赤涩,或溃烂不愈;又治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涩滞,或睾丸悬挂;

2.《校注妇人良方》:肝经湿热,两拗肿痛,或小便涩滞;

3.《女科撮要》:肝经湿热,下部肿焮作痛,小便涩滞,阴挺如菌,或出物如虫;

4.《医统》:气郁热腋气,及腋下多汗。

方义

《济阴纲目》:泻肝而兼导赤,泻其子也;泻肝而用利水,肝主疏泄也。龙胆、山栀,假以降火;当归生地,以滋肝阴;生甘草缓肝之急;炒黄芩助肝之气。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加减龙胆泻肝汤治肝经湿热,玉茎患疮,或便毒悬癣肿痛,小便赤涪,或溃烂不愈。又治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墙滞,或睾丸悬挂。龙胆草(酒拌炒黄)、泽泻各一钱,车前子(炒)、木通生地黄(酒拌)、当归尾(酒拌)、山栀(炒)、黄芩甘草各五分。上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