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风散

解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具有解散虚风之功效。主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
功能 解散虚风
主治 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宣明论》卷二:解风散

处方

人参1两,川芎1两,独活1两,麻黄(去节,汤洗,焙)1两,甘草1两,细辛(去苗)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解散虚风。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解风汤”。

各家论述

1.《医门法律》:风入既久,胃气致虚,故以人参为君;臣以麻黄川芎,佐以独活细辛,使以甘草,而和其营卫,乃可收其外解之功也。

2.《中国医学大辞典》:今人但知人参为补虚之药,不知人参有祛邪荡实之功。此证因虚风久袭,若独用麻黄,无人参助其胃气,必不能奏效也。

摘录
《宣明论》卷二

《鸡峰》卷五:解风散

处方

荆芥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细辛1两,羌活1两,人参1两,川芎1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解利风寒。主风寒头昏,拘急,体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风散

组成

人参川芎独活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甘草一两,细辛(去苗)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同煎至八分,不拘时候。  

功用

解散虚风。 

主治

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方义

《医门法律》:风入既久,胃气致虚,故以人参为君;臣以麻黄川芎,佐以独活细辛,使以甘草,而和其营卫,乃可收其外解之功也。②

重要文献摘要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因于露风,寒热之始腠理,次入胃,食不化,热则消中,寒栗振动也,解风散主之,治风成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人参川芎独活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甘草一两,细辛去苗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

《张氏医通》:“解风散治风成为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人参二两半麻黄去节,一两半芎劳独活细辛甘草炙,各一两为散,每服四五钱,入生姜五片,薄荷七叶,水煎服.。”

《中国医学大辞典》:“今人但知人参为补虚之药,不知人参有祛邪荡实之功。此证因虚风久袭,若独用麻黄,无人参助其胃气,必不能奏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