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五积散

荆防五积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叶氏女科》卷一。具有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崩漏初起。
出处 《叶氏女科》卷一
功能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调经
主治 崩漏初起
处方

苍术2钱(米泔浸透),荆芥1钱,防风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8分,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当归(酒洗)8分,干姜8分,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白芷7分,川芎7分,半夏(锉)7分,肉桂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

崩漏初起。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葱3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1-2剂。

摘录
《叶氏女科》卷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荆防五积散

组成

苍术(米泔浸透)二钱(6g),荆芥防风陈皮各一钱(1g),厚朴(姜汁炒)、桔梗、枳壳(麸炒)、当归(酒洗)、干姜、白芍(酒炒)、茯苓各八分(2.4g),白芷川芎半夏(锉)、肉桂各七分(2.1g),甘草六分(1.8g)。

用法用量

加生姜三片,葱三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一二剂。

功用

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调经。

主治

崩漏初起。

方义

本方系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五积散”去麻黄,加入荆芥防风而成。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痰湿内盛,阻遏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结成痰,血结成瘀,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崩漏而下。治宜调畅气机为主。方名“五积散”,原为治寒、湿、气、血、痰五种积而设。以荆芥防风白芷发汗解表驱除外感之风寒;以干姜、肉桂温补阳气,以祛内伤之冷;以苍术燥湿健牌,以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以利内盛之痰湿;厚朴枳壳下气导滞以降浊阴;桔梗、白芷荆芥防风以升清阳,有升有降,气机得以调顺;当归、芍药养血和血,川芎活血止痛,行血中之滞气;炙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发表温中,升降气机,燥湿化痰,活血调经之功效。一方可统治多病,尤宜于痰阻气滞,血不归经之崩漏。虽无补剂,寓补于通之中;虽无止血,寓止血于活血之中。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女科秘诀大全》:“荆防五积散,治瘀血积聚凝滞。苍术(米泔浸透)二钱,荆芥防风陈皮各一钱,厚朴(姜汁炒)、桔梗、枳壳(麸炒)、当归(酒洗)、干姜、白芍(酒炒)、茯苓各八分,白芷(酒炒)、川芎半夏(制)、肉桂各七分,甘草六分。姜三片,葱三茎,醋水各半,煎服。”

2.《竹林寺女科二种》:“如血崩初起遽止,则有积聚凝滞之忧,不止则有眩晕卒倒之患。必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一二剂,再服备全散。如再不止,然后用十灰散以止之。既止之后,又必服八珍汤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