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胆丸

凉胆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主治胆受风寒而致黑花翳,其状青色,大小眦头涩痛,频频下泪,口苦,不喜饮食。
出处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
主治 胆受风寒而致黑花翳,其状青色,大小眦头涩痛,频频下泪,口苦,不喜饮食

《良朋汇集》卷五:凉胆丸

处方

黄连3钱,僵蚕2钱,防风3钱,地黄5钱,黄柏5钱,荆芥5钱,黄芩3钱,龙胆3钱,菊花3钱,赤芍药3钱,芦荟(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黑花内障。

用法用量

方中芦荟用量原缺。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五

《眼科全书》卷六:凉胆丸

处方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眼昏花。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薄荷汤送下。

摘录
《眼科全书》卷六

《得效》卷十六:凉胆丸

别名

凉膈丸

处方

黄连(洗,不见火)半两,荆芥半两,黄芩半两,草龙胆半两,芦荟1两,防风1两,黄柏(去皮)1分,地肤子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胆受风寒而致黑花翳,其状青色,大小眦头涩痛,频频下泪,口苦,不喜饮食。

用法用量

凉膈丸(《银海精微》卷下)。方中黄柏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又《普济方》引本方有地骨皮、葫芦子各一分,无地肤子

摘录
《得效》卷十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凉胆丸

组成

黄连(洗,不见火)、荆芥黄芩草龙胆各半两,芦荟防风各一两,黄柏(去皮)一分,地肤子一分。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汤送下。

主治

胆受风寒而致黑花翳,其状青色,大小眦头涩痛,频频下泪,口苦,不喜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