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火汤

利火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具有泄火退热除湿之功效。主治妇人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日久黄瘦,饮食兼人,口中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临床应用于本方以母畜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气腥臭、舌红苔黄厚、脉弦数为辨证要点。现代可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及生殖器肿瘤等病症。
出处 《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能 泄火退热除湿
主治 妇人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日久黄瘦,饮食兼人,口中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
处方

大黄9克 白术15克(土炒)茯苓9克 车前子9克(酒炒)王不留行9克 黄连g克 栀子9克(炒)知母6克 石膏1.5克(煅)刘寄奴9克

功能主治

治火结于下,熏蒸水湿,妇人带下色黑,如黑豆汁,气腥,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久而黄瘦,饮食亢进,渴喜凉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上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利火汤

歌诀

祛淤止带利火汤,茯苓白术大黄黄连栀子王不留,知母石膏刘寄奴

组成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剂黑带变为白,三剂白亦少减,再三剂全愈矣。

功用

泄火退热除湿。

主治

妇人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带下色黑,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日久黄瘦,饮食兼人,口中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

方义

或谓此方过于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依违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为迁缓,则火势延燃,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派寒凉之品,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以辅土、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矣。

运用

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是:带下色黑,气味腥臭,腹中疼痛,溲赤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亦可用治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属火热毒盛者。

加减化裁

如热伤阴津而见口渴引饮者,去白术,加天花粉、芦根以清热生津;如外阴红肿、瘙痒者,可合蛇床子散(见前)外洗以燥湿止痒。

使用注意

病愈后当节饮食,戒辛热之物,调养脾土。若恃有此方,病发即服,必伤元气矣,慎之。

重要文献摘要

《傅青主女科》:“妇人有带下而色黑者,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所谓黑带也。夫黑带者,乃火热之极也,或疑火色本红,何以成黑?谓为下寒之极或有之,殊不知火极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必发肿,面色必发红,日久必黄瘦,饮食必兼人,口中必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而熬煎,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至极之变,而非少有寒气也。此等之症,不至发狂者,全赖肾水与肺金无病,其生生不息之气,润心济胃以救之耳,所以但成黑带之症,是火结于下而不炎于上也。治法惟以泄火为主,火热退而湿自除矣。方用利火汤: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水煎服。一剂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剂黑带变为白,三剂白亦少减,再三剂全愈矣。或谓此方过于迅利,殊不知火盛之时,用不得依违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为迁缓,则火势延燃,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派寒凉之品,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以辅土、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