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十二味,捣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温中逐寒。治阳气不足,夏月怕冷,喜温饮食,不能解衣者。
每服10~20丸,日三服。
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
上十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阳气极虚,寒饮停积胸中,心腹满痛,气急不下饮食者。
用酒送服10丸,每日三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硫黄150克
上一味,研为细扮,用牛乳1.5升,煮令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治脚气,疥疮。
每次30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不知,渐加至100丸。
如神丸(《普济方》卷四十四)。
上药同研,人铫子内熔化,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30克,又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治偏头痛,中暑。
每次用温水送服5丸,频服之。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四十四补。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
膈气翻胃,不进饮食。
每服1丸,细嚼,米饮送下。后用煨鲫鱼米醋蘸食之,次以油饼压之。
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发歇疼痛,足胫逆冷,骨节酸痛,食少无力。
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如神丸
上药同研,入铫子内,熔作汁,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1两,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偏头痛、中暑。
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频服之愈。
上研令匀,以姜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内有寒邪,邪正相干,清浊不分,发为霍乱。
每服30丸,用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软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子大。
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状如锥刀所刺。
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硫黄5两。
上为细粉,以牛乳3升,煮令可丸,如梧桐子大,晒令干。
膈痰滞癖,脚中风水。
每服30丸,以酒送下,1日3次。不知,渐加至100丸。
上药同研,入铫内,洒少许醋,慢火炒,欲似烟出,再出火洒醋,如此3-4遍,地上放冷研之,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阴毒。
每服20-30丸,食前艾汤吞下,1日3次。
上相合,研令匀,入瓷瓶中,5月5日,取不食井花,和六一泥固济,封头候干,安瓶子向火中,烧令通赤,候冷,取药细研,以面和丸,如绿豆大。
休息痢。发歇不定,经久不愈。
上研细,于铫锅内,先布盐末于中,筛下诸药于盐上,以瓷碗盖,六一泥封,勿泄气,以灰火3升养半日,候冷,以甘草汤煮半日,出火细研,用饭和丸,如绿豆大。
一切疟疾。
大人每服3丸,醋汤送下,青带系3丸于臂上,男左女右;小儿每服1丸,系1丸。
硫荔丸
上为末,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疝气。上冲心腹,甚者手足厥冷,欲死者。
硫荔丸(《医学入门》卷七)。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脾疟,无问远近。
每服20丸,未发前温水送下,得吐为度。愈后少蒜齑下馎饦食之,仍以白芥子用纱囊盛,系于背上,男左女右。
上为末,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肝劳虚寒,眩晕健忘,咳唾痰涎,忧恚内伤,面离色,目青盲。
初服20丸,加至30丸,温清酒送服,1日2次。
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五噎。心胸咽喉迫塞,痰毒壅滞,涕唾稠粘,不能下食。
每服5丸,以冷茶送下,不拘时候,服后当吐,如人行10里未吐,再服。
上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
脾久虚冷,下痢不止。
每服10丸,食前粥饮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