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饮

芍药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八十六。具有补虚之功效。主治肝劳不足。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功能 补虚
主治 肝劳不足
处方

赤芍药 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天冬(去心,焙)各9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50枚

制法

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治风湿痹。身体疼痛,恶风微肿。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1块如枣大,切碎,煎至12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芍药饮

组成

芍药、牡丹皮各三分,熟干地黄(炮)、黄芪甘草(炙)、白茯苓(去黑皮)、青葙子白附子防风(去叉)、山栀子仁(炒)各一两半,细辛(去苗叶)半两,枳实(去瓤,麸炒)、荆芥穗各三分。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加竹叶七片,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食后、夜卧再服。

功用

补虚。

主治

肝劳不足。

方义

本方主治肝脏虚损,肝阴不足证。肝阴亏虚,疏泄异常,则易生痰动风,郁而化热。治宜滋养肝阴,清泄肝热,化痰息风,平抑肝阳。方用芍药为君,取其养血敛阴,柔肝抑阳之功。青葙子熟地为臣,一可清肝泄热而明目,一可滋阴养血,填精益髓。阴血化之于气,故佐黄芪茯苓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以求中土旺而生气血,补肝虚;热当清之,丹皮、栀子竹叶清泄肝热;风痰宜化之,白附子防风荆芥疏风燥湿化痰; 郁滞宜行之,枳实行气化积导滞以畅气机,细辛祛风化饮以开结气、泄郁滞。甘草缓和药性,兼为使药。诸药合凑,养阴益气,疏肝清热。

加减化裁

风痰不甚者,可去白附子

使用注意

本方可作丸剂服用。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圣济总录精华本》:“芍药饮,治肝劳不足补虚;白芍、丹皮、枳实荆芥穗各三分,熟地青葙子黄芪、炙甘草、白茯苓白附子、山栀、防风各两半,细辛五钱;竹叶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