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症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分类 治风剂-平熄内风
出处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功能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处方

天麻9克 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药理作用

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26,本方200%水煎剂,在每条犬每日80毫升,给药10~22日的剂量下,对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的犬,不发生影响;但当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正常犬没有降压效果,对高血压犬则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从实验结果看来,天麻钩藤饮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提供了部分药理理论基础。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红,脉弦数。现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摘录
《杂病证治新义》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组成

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黄芩各9g 川牛膝12g杜仲益母革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各9g

用法

水煎,分2~3次服。

功效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症见头痛,眩晕,失眠,震颤,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

本方证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所致。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风阳上扰,则头痛,眩晕;阳亢化热扰心,则失眠;风火内扰,则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息风,兼以清降、补肾、安神。方中天麻平肝息风止眩;钩藤清肝息风定眩,共为君药。石决明长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助君平肝息风;川牛膝活血利水,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与牛膝配伍以平降肝阳;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以平肝息风治标为主,兼以补益肝肾,清热安神。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者。

3.使用注意肝经实火之头痛,眩晕,不宜使用本方。

功用鉴别

镇肝熄风汤与天麻钩藤饮均有平肝息风之功,同为治疗肝阳化风之头痛、眩晕的常用方。但镇肝熄风汤是以牛膝为君,配伍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镇潜息风之力较强,而天麻钩藤饮则以天麻、钩藤为君,配伍栀子黄芩茯神夜交藤等,重在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方歌

天麻钧藤栀决明,桑芩杜藤益牛神.息风清热补肝肾,头痛眩晕失眠宁。

延伸

本方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高血压头痛而设。其创制者在学术上力主中西医汇通结合。提出:“在不违背中医学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逐步地和现代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联系起来,丰富中医学的内容,提高它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中医学的特点”。在制方中:一方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认为高血压头痛病因多为肝火厥逆,上攻头脑所致。故在选药上,多以平肝息风药天麻、钩藤与清肝降火药黄芩栀子相伍。另一方面,将方中所选的中药与现代药理作用相结合,方中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有降压作用,且西医在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常用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方中之牛膝、益母草均有良好的扩血管及利尿作用,提高了方剂配伍的针对性、有效性,融合中、西医理论组成本方。

摘录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天麻钩藤饮

歌诀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组成

天麻(90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义

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配伍特点

本方平潜补益合法,肝肾同治,以息风为主;清热安神相伍,心肝同治,以平肝为主。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加减化裁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

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