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丸《医学入门》

白芥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具有温肺清肝,活血行气,消食导滞。寒饮伏肺,肝火横逆,气滞血瘀之息贲之功效。主治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症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胸部刺痛,纳呆,身热时作。临床上治疗肺癌。
出处 《医学入门》卷七
功能 温肺清肝,活血行气,消食导滞。寒饮伏肺,肝火横逆,气滞血瘀之息贲
主治 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

组成

白芥子、萝卜子各一两半(45g),山栀、川芎、三棱、莪术桃仁香附山楂神曲各一两(30g),青皮五钱(15g),黄连(一半用吴萸水炒,一半用益智仁水炒)一两半(45g)。

用法用量

上为末,蒸饼为丸服。

功用

温肺清肝,活血行气,消食导滞。寒饮伏肺,肝火横逆,气滞血瘀之息贲。

主治

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

方义

方中白芥子辛温,专入肺经辛散温通,能温肺祛痰,利气散结,痰去则气畅,气畅则结散,故为本方主药,并命名为白芥丸;辅以萝卜子、山楂神曲健脾消食,降气化痰,使湿去脾健,气机通畅,痰无以再生,从而肺无痰可贮;香附青皮疏肝解郁;山栀、黄连苦寒泻肝经之火;川芎、三棱、莪术桃仁活血行气祛瘀。诸药合用则痰消气畅,血行瘀散。总之,本方是一首辛热与苦寒并用的方剂,一寒一热,辛升苦降,从而郁结得开,肝火得降,脾湿之痰得祛,肺壅之痰得消,而息贲可愈。

运用

诊断要点:症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胸部刺痛,纳呆,身热时作。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医学入门》:“白芥丸,白芥子、萝卜子各一两半,山栀、川芎、三棱、莪术桃仁香附山楂神曲各一两,青皮五钱,黄连一两半,一半用吴萸水炒,一半用益智仁水炒。为末,蒸饼为丸服。治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