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用法:共研细末,益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熟汤送下。
2、现代用法:上为末,益母膏拌和为丸,如梧桐予大。每服6克,1日2次。养阴补血,清虚热。
1、本方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两颊潮红、夜间盗汗、舌淡少苔、脉细数为诊断要点。
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干血痨。
方论选录
1、《杂病源流犀烛》:“有妇人女子经闭,或血热血枯,而成痨者,宜逍遥散、补血养阴丸。有情窦初开,有其心而无其事,邪火煎熬真阴,而成痨者,宜清离滋坎丸。种种病因,难更仆数.而治之之法,要不外温补滋补两端,以阳虚即宜温,阴虚即宜滋也。然即用温,不得偏任辛香丁附之属;即用滋,不得偏任苦寒知畸之属,此士材所必谆谆告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