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养阴丸《杂病源流犀烛》

补血养阴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具有养阴补血,清虚热之功效。主治女痨。症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两颊潮红、夜间盗汗、舌淡少苔、脉细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干血痨。
出处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功能 养阴补血,清虚热
主治 女痨

组成

生地、丹皮、麦冬、白芍、当归牛膝、杞子、青蒿茯苓、鳖甲、川续断、五味子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共研细末,益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熟汤送下。

2、现代用法:上为末,益母膏拌和为丸,如梧桐予大。每服6克,1日2次。

功用

养阴补血,清虚热。

主治

女痨。

运用

1、本方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两颊潮红、夜间盗汗、舌淡少苔、脉细数为诊断要点。

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干血痨。

加减化裁

咳,加蜜炙枇杷叶;咳甚,加贝母、沙参百部:痰,加橘红,热甚,加胡黄连、银柴胡;食少泄泻,去归、地、杞、鳖,加莲肉、山药、陈松花。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杂病源流犀烛》:“有妇人女子经闭,或血热血枯,而成痨者,宜逍遥散、补血养阴丸。有情窦初开,有其心而无其事,邪火煎熬真阴,而成痨者,宜清离滋坎丸。种种病因,难更仆数.而治之之法,要不外温补滋补两端,以阳虚即宜温,阴虚即宜滋也。然即用温,不得偏任辛香丁附之属;即用滋,不得偏任苦寒知畸之属,此士材所必谆谆告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