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热汤《圣济总录》

泄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二二。具有祛风,解毒之功效。主治咽喉闭塞不通。症见高热、烦渴、腹胀、溲赤、便干、苔薄黄等。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功能 祛风,解毒
主治 咽喉闭塞不通

组成

大黄(炮)、甘草(炙)各一两(30g),芒消(研)、防风(去叉)各半两(1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现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3g,用水150ml至120ml,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

祛风,解毒。

主治

咽喉闭塞不通。

运用

诊断要点:高热、烦渴、腹胀、溲赤、便干、苔薄黄等。

加减化裁

咳嗽者,加杏仁、橘红;无汗流涕者,加葱白、豆豉;呕吐者,加半夏、藿梗;食滞者,加焦查曲;乳滞者,加炒麦芽;痰滞者,加莱菔子;惊搐者,加石决明、钩藤、杭菊花;咽红肿痛者,加桔梗、甘草山豆根;腹胀痛者,加枳壳,木香;口舌生疮者,加银花、川连、木通;大便不稀者,减去川军。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类聚》:“泄热汤:治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下通,心满痛,小肠热。泽泻、栀子仁、黄芩各三两,桂心、通草各二两,石膏八两,大黄(蒸)、甘草(炙)各一两。右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后,热甚者,煎熟,加芒消一钱煎,无时服。”

各家论述

张方胜:李X,男,8个月。患儿昨起发热,无汗,腹胀,吮乳少,大便1日未解,舌红苔薄白。体温40.5℃(肛门)。血检:白细胞12100,中性75,淋巴24,酸性1。证由外感风热,兼夹乳滞内停所致.治拟清热导滞,方选本方加味。处方:连翘10g,薄荷(后下)5g,焦山栀、川军、豆豉、炒麦芽各10g,木香6g。1剂,浓煎成250ml药液,少量多次分喂,1日服完。药后大便3次,热退,吮乳正常,舌红苔少,肛温37.8℃。继清余热,兼顾脾胃调理而收功。(《中华传世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