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具有益气养阴,清透虚热支之功效。主治虚劳客热。症见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功能 益气养阴,清透虚热
主治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歌诀

黄芪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

组成

人参肉桂(去粗皮)、苦梗各一两六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三两三钱,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赤芍药、黄芪甘草(尴)、桑白皮各二两半,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各五两,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三两三钱。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功用

益气养阴,清透虚热。

主治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方义

本方治证为气阴两伤之虚劳内热证。骨蒸潮热、咽干盗汗均为肺肾阴虚之症;食少神疲、倦怠乏力、脉虚弱无力为元气亦亏之象,治宜益气养阴,清透虚热。方中鳖甲、天冬知母生地、白芍养阴补水生津;人参黄芪肉桂茯苓甘草益气固卫助阳;桑白皮、桔梗泻肺热;紫菀、半夏理痰嗽;秦艽柴胡地骨皮清透虚热、退热升阳。全方合用,共成表里兼顾、气阴双补、标本同治之剂。

运用

1、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劳热证之代表方。临床以骨蒸潮热、咽干盗汗、食少乏力、脉细数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肝纤维化等属于气阴两虚证者。

加减化裁

若兼肺气不足可加沙参、西洋参以补肺气而不助热;阴虚重者加麦冬、百合;胸闷痰多,加瓜蒌、贝母。

使用注意

内有实热者,不宜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