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35~39岁和60~64岁是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宫颈癌已对中青年女性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可改善宫颈癌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宫颈癌可归属于“带下”等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原因有关。肝疏泄失职,则可见带下淋沥;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妄动,崩漏而生,下血未止;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逐成带下;感受热邪,热蕴血脉,损伤血络而迫血妄行。总之,本病多以正虚冲任失调为本,湿毒凝聚为标。中医辨证论治对宫颈癌有较好疗效。
1.肝郁气滞 患者多表现为白带量多,偶带血丝,小腹胀痛,月经失调,平素情志郁闷,心烦易怒,胸胁胀闷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治疗宜疏肝解郁、解毒抗癌,常用药物: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等。气郁甚者,加香附、佛手、郁金;肝郁化火,口苦便干者,加牡丹皮、栀子;血虚甚者,加熟地黄、何首乌。此外,还可酌加土茯苓以抗瘤。
2.湿热瘀毒 患者多表现为白带量多,色如米泔或浊黄,气味腥臭,下腹、腰骶酸胀疼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木通、瞿麦、萹蓄、车前子、大黄、栀子、生甘草等。热毒甚者,加蒲公英、苦参;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心烦难寐者,加黄连、茯神;腰酸痛者,加桑寄生、杜仲;小腹痛甚者,加赤芍、乌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