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白血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辨证应用中成药。常见证型有邪盛正虚、邪热炽盛、痰瘀互结、脾胃不和、肝郁脾虚的不同。
1. 邪盛正虚证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短,或发热出血骨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要点】疲乏,发热骨痛,舌质淡,脉虚大无力或沉细。
【辨证选药】宜选用有扶正兼祛邪的药物,或两种中成药联用。正气虚为主者可选用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知柏地黄丸、人参养荣丸等。邪气偏盛者可重用祛邪解毒药物,例如大黄蟅虫丸(胶囊)、新癀片、连翘败毒丸(膏、片)、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痰热清注射液,
2. 邪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紫斑,齿鼻渗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 高热,紫斑,苔黄,脉数。
3. 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瘰疬痰核,胁下包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或伴有低热、盗汗,面色不华,舌质暗,苔腻,脉弦细或涩。
【辨证要点】瘰疬痰核,胁下包块,时有胀痛,舌质暗,苔腻。
【辨证选药】 可选用小金丸(胶囊、片)、内消瘰疬丸、鳖甲煎丸、牛黄醒消丸、梅花点舌丹、血府逐瘀丸(口服液、胶囊)、消癌平丸(胶囊、片)、消癌平注射液等。
4. 脾胃不和证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肢体倦怠,饮食无味,食欲不振或纳食锐减,恶心欲吐,胃脘嘈杂,或胃脘疼痛,食后腹胀,或脘腹胀满,或腹中肠鸣,大便溏稀。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象细弱。
【辨证要点】面色萎黄,恶心欲吐,食后腹胀,舌体胖大。
5.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胸胁痞满,胁肋胀痛,心烦易怒,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肢体困乏,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滑。
【辨证要点】胁肋胀痛,心烦易怒,脘腹胀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