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约含0.004%的铁,即成人体内含3~4克。尽管铁在体内总的含量很少,但它是营养上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铁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微量元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所以有微量元素家族中“老大”之称。 铁可以通过食物得到补充。对于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铁最容易被婴儿吸收利用生物活性大,可有效地防止婴儿贫血的发生。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可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人体对铁的需要。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肝脏)、动物血制品、瘦肉、贝类、鱼虾、芹菜、苋菜、杏、桃、红枣、桔子、桂圆等。食物中的铁按其结合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另一种是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这两种类型的铁在人体中的吸收率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吸收容易受到一些来自膳食因素的干扰,如植物性食物中有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存在时,容易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产生沉淀,抑制了铁的吸收。而食物中另外一些因素如:维生素C、柠檬酸、葡萄糖、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则有利于铁的吸收。血红素铁则不然,它不受其他膳食因素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之中,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以非血红素铁为主,因为易受干扰,所以其吸收率较低,一般不超过10%。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主要是血红素铁,它不易受干扰,故吸收率明显提高,如肉与内脏中的铁吸收率达22%。所以,食物补铁不仅要注重摄入量,还更应强调质的问题。每天保证一定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于补铁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