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健脾,开胃消食,导滞涤虫。主治小儿脾疳,面黄肌瘦,纳差,厌食,脾胀痛,大便酸臭,脉沉缓等。 |
【处方组成】 功能益气健脾,开胃消食,导滞涤虫。主治小儿脾疳,面黄肌瘦,纳差,厌食,脾胀痛,大便酸臭,脉沉缓等。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0%以上。 |
【处方来源】 许正方。 |
【按 语】 疳积多由饮食不节或嗜食甘肥生冷等不易消化之物,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脏腑、肌肤皮毛失养而成。本方切中小儿疳积之病机,且药性平和,攻补兼施,疗效颇佳。(叶伟成) |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杀虫除疳。主治小儿疳积症。 |
【处方组成】 鲜母鸡肝1具、草决明2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鸡肝捣碎如泥状,3药研为细粉,共拌匀搓成团如鸡蛋大小,以清洁纱布包好,用线扎紧,用第2次的淘米水500毫升,并入瓦罐,煎为100毫升,先食药后饮汁。1日1次服完。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45例,痊愈127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 |
【处方来源】 聂家绍。 |
【按 语】 疳积为脾胃虚损与积滞中州夹杂而成,是虚中夹实之症。由于脾胃长期受损,精微物质输布不足,气津乏牦而积热,本方用鸡肝益脾健胃,补益气血为君,辅以草决明清肝降火;鸡内金,山楂消食导滞;泔水健脾消食。脾运复,积滞除,则疳积消。(叶伟成 虞坚尔)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胃,消食和中。主治小儿脾虚,疳积。 |
【处方组成】 炒玉米18克、炒扁豆18克、建曲12克、炒麦芽9克、炒莲肉12克,煨肉豆蔻9克、茯苓12克、使君子肉9克、陈皮6克,上药焙干碾碎为细未,贮瓶备用。用时将药未1.5~2克,放在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煨熟。半岁至3岁食蛋1天1个,4~6岁1天2个,30天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50余例,大都在1个月后痊愈。 |
【处方来源】 瞿书庆。 |
【按 语】 小儿疳积,临床上尽管症状复杂,究其源,皆由脾胃虚损而致,所以治疗亦应从治本着手。本方以玉米、扁豆、麦芽、肉豆蔻健脾益胃,消食和中,除胀止呕止泻,又因其以炒入药,其醒脾燥湿之力更强;建曲、茯苓、陈皮理湿开胃;莲肉交心肾,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配以使君子杀虫除疳,鸡蛋黄含有大量维生素B。本方多为益胃,消食、补益之品,药性平和,不但可除疳积,而且强体有功,体虚小儿服之,则脾健体壮。(叶伟成 虞坚尔)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消积,和胃导滞。主治小儿脾疳。 |
【处方组成】 疳积草500克,地锦草250克、叶下珠50克、鸡内金100克、神曲100克,使君于60克,上药共研细未,装瓶备用。每日服5~8克,分2~3次服,7天为1疗程。服本方前,先用三棱针浅刺四缝穴,刺后若有黄白色粘液挤出即为脾疳,可服用本方。 |
【辨证加减】 兼肝疳者加青黛2.5克,服药方法不拘,兼有心疳内热加胡黄连2克。 |
【临床疗效】 治疗小儿脾疳120例,全部病例均在1-2个疗程内治愈。 |
【处方来源】 彭恭琳。 |
【按 语】 小儿疳积是虚实夹杂之症,因此在治疗上既不能单纯补虚,也不能一味攻积,必须攻补兼施,方为上策。本方以疳积草、叶下珠补脾燥湿,散瘀消积为主:辅以鸡内金、神曲健胃消胀,消食导滞;地锦草、使君子清热利湿,杀虫攻积。诸药合用,即可健脾和胃,又可消食导滞,如是攻中有补,积消脾健,运化复常,则疳积白愈矣。(叶伟成 虞坚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