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方数:4)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尤以男性居多,常以反复出血为特征,故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双眼患病,预后较差。    由于视网膜静脉炎症,导致出血,流蓄视网膜层,大量可渗溢到玻璃体,屈光质透明度降低,视物不清。开始时,常以眼前黑影增多,一旦出血量大,累及黄斑,或血染玻璃体,则视力骤降。本病常因反复出血,以致造成增殖性视网膜炎,势必导致视网膜剥离,致使失明。    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结核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方数:4)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尤以男性居多,常以反复出血为特征,故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双眼患病,预后较差。
由于视网膜静脉炎症,导致出血,流蓄视网膜层,大量可渗溢到玻璃体,屈光质透明度降低,视物不清。开始时,常以眼前黑影增多,一旦出血量大,累及黄斑,或血染玻璃体,则视力骤降。本病常因反复出血,以致造成增殖性视网膜炎,势必导致视网膜剥离,致使失明。
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结核有关,有时虽在全身检查未发现任何活动性结核病灶,此时可作结核菌素过敏所致来考虑。其他非特异性感染病灶、过敏、内分泌障碍也可能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因素。
对本病的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是年龄,以青壮年居多;二是本病常反复发作,多数病例常可见到玻璃体积血,双眼为患;三是通过眼底镜检查,常可见到静脉旁有白鞘,或见有色素。此外,还可以通过血象检查,观察血沉,或作胸透、结核菌素试验等。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采用抗痨疗法,或为了抑制炎症和结缔组织增生,可配合激素治疗。有玻璃体混浊及机化组织时,酌量用些促进机化组织吸收的碘剂或透明质酸酶,出血期宜卧床休息。在出血时也可对症加一些止血药。
中医对本病没有一个确切的病名。古人无法窥见眼底的变化,仅以主诉而命名,如果骤然视力下降,属“暴盲”范畴;少数出血,玻璃体混浊,眼前有黑影飘舞,即称“云雾移睛”。近来中医也借助眼底镜检查,可见眼底的改变,故也有称为“目衄”。中医根据临床,将本病大抵分为虚实二类。虚证乃由阴虚火旺,虚火炎上,灼伤血络,逼血妄行;也有脾失统摄,气不摄血,迫血离经妄行。实证乃属肝郁火旺,迫血妄行,或是内热蕴盛,热极化火,血热妄行,逼血离经等所致。一般虚证,属阴虚火旺,常用滋阴降火,或养阴清热。实证属肝胆火旺,常以丹枝逍遥散加减;内火偏旺。常以三黄泻心汤、犀角地黄汤加减。(邹菊生)

复明宁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宁血,和营养阴。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处方组成】
    白芍20克、丹皮12克、连翘20克、生地15克、白茅根20克、当归10克、川芎4克、藕节15克、茜草12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2克、甘草3克、三七粉(冲)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如大量出血,不能窥见眼底,加仙鹤草、陈棕炭、白芨等;若积血不散,须减少清热凉血药,酌加活血理气之品,如赤芍郁金香附等;头目胀痛加生石决、夏枯草、白蒺藜;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口苦咽干加玄参、花粉;梦多失眠加枣仁、柏子仁;眼内呈增殖性视网膜炎加昆布海藻海浮石、鹿角粉等。
【临床疗效】
    治疗27例34眼,显效(眼内出血全部吸收,视力增进5行)20眼,进步(眼内出血显著吸收,视力增加3-4行)9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85.29%。
【处方来源】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李纪元(邹菊生)
【按 语】
    无

养肝明目汤

【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肝肾。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静止期。
【处方组成】
    当归12克、白芍12克、柴胡6克、白夕利12克、栀子9克、扶川芎6克、菊花12克、蛇蜕4克、青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期,视力骤减,取宁血汤(白芨、白夕利、白薇、白芍、侧柏炭、焦山栀、仙鹤草旱莲草阿胶生地、生蒲黄、血蝎、白茅根),酌加云南白药0.3克,1日3次;出血吸收期,用祛瘀汤(归尾、川芎赤芍生地丹参、泽兰叶、郁金桃仁旱莲草仙鹤草),酌加香附枳壳、三棱、莪术、昆藻等。
【临床疗效】
    应用5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7例。显效(炎症控制,出血吸收,视力恢复5行以上)28例,有效(炎症控制,出血吸收,视力提高2行以上)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处方来源】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牟奇芳。
【按 语】
    牟氏等对本病以分期论治,早期以疏肝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为主,吸收期运用理气活血、化瘀软坚之法。(邹菊生)

二丹芩蒲方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处方组成】
    银柴胡15克、地骨皮30克、青蒿15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水红花子15克、生蒲黄15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虚火旺,新鲜出血加龟版15克、炙鳖甲15克、乌梅15克、侧柏炭10克;陈旧出血,加当归10克、生地15克、炒白芍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杞子15克、云苓10克。
【临床疗效】
    治疗39眼,总有效率79.5%。
【处方来源】
    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张天慧。
【按 语】
    张氏依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本病多属阴虚内热型,经用本方治疗,有12例虽仍有反复出血,但次数减少,间隔变长,出血程度减轻。静脉周围炎是有反复出血倾向,预后较差,而张氏运用本方养阴清热、活血祛瘀而能收效,确属良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止血化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降火,止血化瘀。主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处方组成】
    全当归6克、炒白芍9克、墨旱莲9克、侧柏炭9克、炒丹皮9克、大生地9克、白芨6克、连翘6克、炒荆芥3克、玄参9克、黄芩6克、决明子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伴全身倦怠,腰背酸痛,头晕耳鸣,多梦失眠加续断、夜交藤;出血停止,视力开始好转加大蓟、桑寄生;善后巩固,选用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等。
【临床疗效】
    治疗80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一患者患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经西医治疗4月,屡有反复,久之不愈,经用本方逐月好转而获愈,随访18年未发。
【处方来源】
    安徽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按 语】
    本方对活血与止血、清热与凉血、养阴与补血并用,立方全面。(邹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