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温阳祛风。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
【处方组成】 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9克、桂枝9克、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陈皮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寒冷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症显著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 |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其中痊愈19例(55.88%),显效5例(14.71%),有效9例(26.47%),无效1例(2.94%)。 |
【处方来源】 上海市瑞金医院卞宗沛。 |
【按 语】 “寒凝”、“血瘀”是寒冷性多形红斑的主要发病机理。温经散寒,祛风活血是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大法。本方加用黄芪,旨在“气为血帅”,能加强活血的疗效。故本方尤适合于兼有气虚的寒冷性多形红斑。(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调和营卫,温经散寒。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
【处方组成】 当归10-12克、制川芎9克、炒赤芍10-12克、桂枝5-6克、制川乌3-5克、羌活9克、防已10-12克、生姜皮3-5克、甘草5-6克、葱管2根、红枣8-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0例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总有效率为88.57%,其中痊愈15例(21.43%),显效22例(31.43%),有效25例(35.71%),无效8例(11.43%)。有效病例平均服药10剂。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蒋诚。 |
【按 语】 营卫不和,外受风寒,亦是寒冷性多形红斑的发病机理之一。而寒冷性多形红斑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血粘度增高的瘀血现象,说明寒邪入侵凝阻络脉。故治疗时应辨证选用温经散寒与活血祛瘀的药物配伍,这样立法处方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清利湿热,解毒。主治多形红斑。 |
【处方组成】 地肤子30克、槐花12克、白菊花9克、款冬花9克、夜交藤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46例多形红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其中痊愈39例(84.78%),显效2例(4.34%),有效3例(6.53%),无效2例(4.34%)。治愈病例服药2-17剂。 |
【处方来源】 江苏省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
【按 语】 多形红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故治疗时应辨证、审因论治,方能收到较好疗效。本方对湿热型多形红斑疗效好。(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祛风。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
【处方组成】 黄芪12克、金雀根30克、茜草30克、生地30克,研粉、混匀,制成糖衣片。每剂制成30片,分3次口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8例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总有效率为88.46%,其中痊愈58例(74.36%),显效11例(14.1%),无效9例(11.54%)。多数在1-2周见效,3-4周痊愈。 |
【处方来源】 上海市华山医院方丽。 |
【按 语】 从本方药物组成看,更适合于气虚血瘀者(朱光斗) |
【功能主治】 功能温经,散寒,通络。主治寒冷性多形红斑。 |
【处方组成】 附子4.5-9克、党参9克、干姜3-4.5克、苍术9克、白术9克、肉桂1.5-3克(或桂枝9克)、川芎9克、当归9克、炙甘草3-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3例风寒型多形红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5.64%,其中痊愈17例(73.91%),显效2例(8.69%),有效3例(13.04%),无效1例(4.35%)。多在服药5-6剂见效,11-12剂治愈。 |
【处方来源】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朱光斗。 |
【按 语】 寒冷性多形红斑是在寒邪侵袭下,以致营卫不和,寒凝气滞,络脉瘀阻而成病。络脉瘀阻是疾病转归中一个重要环节。治疗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有部分寒冷季节发生的多形红斑,表现出一派热象,辨证属风热型,用祛风清热法治疗能收到很好疗效。如朱氏用加味导赤散(鲜生地18-30克、生石膏30克、淡竹叶9克、潼木通4.5克、制茅术9克、茵陈12克、蝉衣6克、大黄9克、生甘草9克)治疗17例寒冷季节发生的风湿热型多形红斑,结果全部有效,其中痊愈16例,显效1例。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每遇寒冷季节易旧病复发,御寒保暖亦是防治的重要环节,(朱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