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肺癌
胃癌
肝癌
食管癌
鼻咽癌
白血病
防癌抗肿瘤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郑伟达治癌核心方法 癌症瘀毒论
癌症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一起,构成当今世界所有人群的三大死亡原因。据统计,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220万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万以上,医疗费用在1500亿以上,每年死于癌症人数超过160万。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59岁最佳工作年龄段死亡的人员中,癌症长期居于各类死因之首,是造成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调神治癌八法 调神治癌展望
调神防治癌症八法癌症的整体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已成为第二大致死性疾病, 每年用于癌症的花费更高达1.16万亿美元[1]。如何降低肿瘤发病率, 提高癌症综合疗效是面临的严峻任务。中医学重视从形、气、神的角度全面分析患病之“人”的特征而指导辨证论治。但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特征是偏重于从“形”的角度进行调控, 以人患之“癌”的消除为主要目的, 而忽视了患病之“人”的调控, 尤其是人之“神”的维护。这是制约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效验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多有效验,举例如下。病例1.患者,男,76 岁,2011年5月就诊。患结肠癌(中分化腺癌)1年,并化疗3个疗程,2个月前发现腹胀,在某医院诊断结肠癌伴肝转移,同时给予介入化疗,化疗后全身乏力,纳差,持续低热(37.8℃ ~38.6℃)。诊见来寒热,口干,烦躁,大便秘结(3~4 日一行),小便少,偶有头部出汗,进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热人少阳,热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食疗方调理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往往食欲不好、消化道反应大,甚至恶心呕吐、胃脘痞满、便秘,后期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甚至贫血的情况。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一些食疗方调理。鲜芦根汤鲜芦根120克,冰糖30克。先把鲜芦根放锅中,加水约500毫升,煮20分钟,再加入冰糖融化。每日1~2次,或当茶饮。有清胃止呕的作用。适用症:化疗期间,有恶心、口干等症状者。鲜藕姜汁粥鲜藕(去节)500克,生姜汁10克,粳米100克。共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周霭祥青黄散治白血病 古方祛“毒瘀”
周霭祥,1926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原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60余年,是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在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周霭祥,从事血液病研究60余年,从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参麦注射液联合四物汤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前,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其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的特点, 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 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 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明显, 而红细胞、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 成为化疗被迫减量甚至终止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按压内关穴贴敷于脐部预防化疗后呕吐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出现呕吐不良反应,不仅导致机体水电解质紊乱,还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因害怕呕吐而拒绝进行治疗。采用生姜贴敷配合穴位按摩预防呕吐,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治疗30例患者中,有 16例卵巢癌术后,10例胃癌术后,4例肝癌晚期;年龄 32~76岁,平均55.10岁;人均化疗6个疗程,每个疗程为5天。二、治疗方法生姜贴敷:将新鲜生姜洗净,切成直径2.5 厘米、厚0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孙宏新治疗恶性肿瘤思想初探
1 科研学术思想1.1 黏附分子与肿瘤转移相关理论黏附分子是指存在于细胞与细胞间的一类分子, 其可参与细胞的增殖、生长及分化过程, 并发挥信号传导作用。目前已知肿瘤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有关。其机制简言之, 是肿瘤细胞的黏附因子表达减少可以使细胞间的附着力减弱, 肿瘤细胞脱离与周围细胞的附着, 这是肿瘤浸润及转移的第一步;另一方面, 肿瘤细胞表达的某些黏附分子使已入血的肿瘤细胞得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王沛应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经验
王沛,男,1933年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秘书长、主任委员等职。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的恶性肿瘤治疗原则,强调补先后天之本,用药上善用虫类药、生药及小毒中药,并善于情志调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沛教授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血液淋巴肿瘤从伏邪温毒论治
李达从毒辨治血液肿瘤思路与临证经验血液淋巴肿瘤泛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结、淋巴组织或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系类血液疾病。李达教授, 从事血液病临床实践30余载, 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 广东省名中医, 师承梁冰、薛伯寿名老中医。李达教授将此类疾病总称为癌瘤病证, 认为其发病特点乃因毒致病, 因病致虚;病机本质为邪毒内蕴;基本治则应从毒论治。病因病机:因毒致病, 因病致虚1. 白血病 (血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治肿瘤 扶正固本为治疗大法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姚树锦为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陕西太和医学流派第四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50余载,倡导扶正固本学说,擅治疑难杂症。笔者现总结其临床辨治肿瘤经验如下。 正气亏虚是发病之本 姚树锦认为:肿瘤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正气亏虚,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乃至毒邪内伏。正如《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故正气内虚,虚则生瘀,瘀久酿生癌毒,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蒲黄治疗癌症机理 蒲黄的食疗方
蒲黄入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中药。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性平、味甘微辛;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通淋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蒲黄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辗轧,筛取
病理科
肿瘤科 - 防癌抗肿瘤
1..
«
20
21
22
23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