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骨伤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科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慢性肝硬化 用老水鸭滋阴汤
食材老水鸭1只,大约750克,三七15克,带皮冬瓜1000克,生姜3片,陈皮1克,精盐适量。做法将老水鸭处置,洗净,切块。三七打烂成碎块。冬瓜洗净,带皮切块。先将老鸭、三七块、生姜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先用旺火煮开,煮开后小火慢炖,2小时后再加入冬瓜块、陈皮。煮开后再炖2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精盐即成。喝汤吃肉,佐餐服用。本汤用老水鸭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配伍冬瓜清热解毒、利水。三七活血补气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胆结石中医中药疗法
金钱开郁汤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1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为一疗程。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反酸、暖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三金排石汤取人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黄疸麦苗退黄 治慢性乙型肝炎方
处方:生地、黄芪各15克,白 芍、沙参各12克,当归:麦冬、川 楝子、枸杞子、五味子各8克,柴胡 7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功效:滋阴补肝肾。主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 属肝肾阴虚型。症见乏力困倦,面色 憔悴或黧黑,头晕目眩,齿龈出血, 腰膝酸软,两胁隐痛,手足心热或盗 汗骨蒸,失眠多梦,舌红少津,或光 剥无苔,脉弦细数。肝炎黄疸麦苗退黄民间退黄方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 引起的高胆红素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外治胆囊炎验方
慢性胆囊炎中医认为.此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等所致。1.厚朴、大黄、黄芩各3 克。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和,团成莲子大粒,放于5x5厘米的脱敏胶布上,贴脐中,周围固定8叫0小时后取下,每日1 次,每次敷药前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皮肤过敏者禁用。2.乌药、青皮、木香各10 克,青盐50克,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待药温适宜时.将药袋放在脘腹部并上下推擦。每次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辨证治慢性乙肝 方剂用法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细胞 变性、坏死、肝脏组织纤维 化,肝功能损害的一种消化 系统慢性传染病。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目前最常见的是抗 病毒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1.肝郁脾虚证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方药: 逍遥散和四君子汤加减(柴 胡10克,枳壳10克,白术 20克,佛手10克,生麦芽 20克,神曲15克,白芍15 克,茯苓20克,党参15克, 黄芪1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乙肝良方何处寻 中医中药有奇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以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金匮要略》当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中药敷贴穴位妙治乙肝“大三阳"
临床在常规药物治疗的 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 疗乙肝“大三阳”,取得较好疗 效,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60例均为乙肝大三阳患 者,肝功能化验全部正常, HBV—DNA阳性者49例;患者 年龄11岁~56岁;病程3个 月~10年;男36例,女24例。二、治疗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药敷贴治疗。敷贴方一:金银花、虎杖、苦参、田基 黄、丹参各50克,黄连、藿香各25克。敷贴方二:何首乌50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健脾疏肝 治脂肪肝
脂肪肝一般认为是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目前认为脂肪肝可直接发展也可通过炎症发展为肝纤维化,大约有25%的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治疗上多数降脂药物具有促进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肝脏代谢排泄的作用,用药不当极易导致肝脏损害和肝脏脂肪沉积加剧。因此药物选择应更加谨慎,相对来说,中医药在用药安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方药:党参12克,丹参、白术、茯苓、泽泻各9克,薏苡仁15克,柴胡、黄连各4克,白及、决明子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慢性胆囊炎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 食疗方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 病,常为急性胆囊炎后遗症。在老年患者 中,常是胆石症的并发症。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胃脘痛” 等病证的范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一般分 为肝胆气郁、肝胆血瘀、肝胆湿热、肝胃不 和等证型。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 用以下食疗方治疗。一、肝胆气郁型临床表现:右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 定,或引及右侧肩背,胸闷喜太息,每因情 志波动或饮食不当而诱发,舌红,苔薄白, 脉弦。当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治细菌性肝脓肿经验
经验方:黄芪30克,蒲公英20克,党参15克,柴胡12克,黄芩、法半夏、黄连、白芷各10克,甘草5克。加减: 目黄加茵陈、车前子各10 克;便秘加枳实10克,大黄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1 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5例。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仙方活命饮合复元活血汤治肝脓肿
近日,业师张振忠主任医师在门诊采用中草药治疗肝脓肿2例。经过短短1个月的治疗,患者肝脏脓肿得以全消,惊叹之余,笔者深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现将病例报道如下:吕某,男,37岁,患者于2015年4月16日首次就诊于张振忠老中医工作室,主诉:肝脓肿3月余,自觉右侧胁痛,发热,体温37.5℃,口苦口干,食欲尚可。舌质暗红,少苔,脉弦细。B超:肝右后叶脓肿3.5厘米×2.7厘米。中医诊断:胁痛。辨证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肝硬化泄泻中药方
叶某,男,77岁。2005年5月8日前来门诊治疗。有乙肝小三阳病史,2005年3月发现肝硬化腹水,4月14日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查MR:肝硬化、脾轻度肿大、慢性胆囊炎;4月20日查电子胃镜:食道静脉曲张(轻度)、门脉高压性胃炎(轻度);4月10日查肝功十二项:TBA30umol/L,其余正常。刻诊:双胁痛,胃脘胀,泄泻,日3~5次,质稀溏,常食后即泄,无腹痛,夜尿2~3次,舌暗,苔薄腻,脉弦缓。中医
病理科
外科 - 肝胆外科
1..
«
1
2
3
4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