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痛经 记住“针、敷、食”

痛经如何调理治疗?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治医师申莉华向读者介绍几种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针灸法  体针:取气海、关元、双侧子宫穴进行针刺,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艾灸:辩证选穴位,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    外敷法  敷脐疗法:将痛经散于经前1天或经来时敷贴脐眼,于月经结束时取下即可。  腹部敷贴法:把化瘀止痛热敷散研成细末分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的中成药治疗

由于痛经分为好几种,而每一种都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痛经的女性需要熟识以下几种常用的痛经药。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成分为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等,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它通过消除病理性痉挛,从而缓解和消除痛经,促进血液循环。益母草颗粒:其成分 为益母草,益母草有活血 调经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主要适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对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按摩除急腹痛症 女子痛经腹痛

腹痛是临床上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如女子痛经引起的腹痛,炎症刺激、物理刺激、食物或药物刺激、过敏引起的肠道痉挛也可引起腹痛,除药物治疗外,按摩对除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外的各种腹痛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第一组痛经组合组成足三里、三阴交、子宫、卵巢、下腹部反射区。定位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子宫——位于脚跖骨内侧,踝骨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耳内塞棉球能治痛经吗?

最近在微博上风靡一种说法,女性痛经有个简单止痛方法,耳朵眼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止痛。如果处理时机正确,五分钟解决问题。药店卖的那种棉球正好。解决不了再吃药。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建芸指出,这种治疗痛经的方法并没有听过,具体功效如何,还不清楚。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诱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寒气、阳虚或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具体治疗有很多,可以中医调理、针灸或是拔罐。中药调理以理气活血为主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耳朵里塞棉球止女性痛经

最近在微博上风靡一种说法,即在耳朵眼里塞个酒精棉球就可以止女性痛经,如果处理时机正确,5分钟解决问题。真是如此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主任高建芸、中医内科刘红梅医师这种治疗痛经的方法并没有听过,所说的5分钟解决疼痛,有点夸大其词。痛经建议以中医、饮食调理为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诱因主要是气滞血瘀、寒气、阳虚或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具体治疗有很多,可以中医调理、针灸或是拔罐。中药调理主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不愈“白药”敷脐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削中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笔者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月季入食调经止痛

月季花粥:取粳米100克,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桂圆肉50克,切成末,与粳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加入月季花30克、蜂蜜适量,搅匀再沸即可服食,有益气、温中、调经的作用。  月枣汤:月季花10克、大枣12克,水煎加适量蜂蜜调服,对经期潮热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月季花汤:取月季花50克,洗净,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冰糖30克、黄酒10克,溶化调匀服用,能活血化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简便易行推拿按摩治痛经

女性的原发性痛经十分常见。对于痛经的治疗,一般是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事实上,推拿按摩对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简便易行。1.叩打腰骶部按摩方法: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一分钟 100次频率进行,叩至微热为度。功效:中医把月经称之为“天癸”,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腰为肾之府,故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2.揉按太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当归四逆汤治寒凝气滞型痛经疗效显著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病因较多,其中寒凝气滞型多见。寒凝胞宫,气血运行受阻,经血流通障碍,导致“不通则痛”。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气滞型痛经9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96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48 岁,多数在15—35岁之间,均为门诊病人,病程3个月—5年之间,1年以内46例,2-3年39例,4-5年11例。患者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痛经按按“十七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轻者下腹隐隐作痛,重者痛起来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在中医临床中,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对痛经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既简便又经济。经前揉揉“三阴交”对于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如图一)。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疗效。方法是用一侧拇指指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取得很好的疗效。中医认为,经来腹痛,多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和营通脉、通经止痛;冰片辛香走窜,开通诸窍、理气止痛。三药合用,既能活血养血,又可行血祛瘀,促使经血通畅,通则不痛。凡是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子,在月经来潮前约10~15天,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

四种类型辨治痛经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青年妇女,疼痛通常发生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主要症状是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中医称痛经为“经行腹痛”,在临床上可分为寒、热、虚、瘀等四种类型辨治。  寒证  临床表现为小腹寒冷,按腹部热敷痛可减轻,经量少,色如黑豆汁,面色青白,食欲差,舌质淡红,舌苔白腻。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散寒止痛、温通血脉的验方。  方一:吴茱萸5g,茴香3g,
病理科 妇科 - 痛经